錢雲會死前遭威脅 「公盟」籲集體上訪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1月5日訊】(新唐人記者綜合報導)雖然浙江溫州警方將「錢雲會之死」定性為一起普通「交通肇事」案件,但受害人家屬和民眾並不接受官方做出的「交通肇事」的結論。目前,「錢雲會案件」出現最新的動態,村民曝錢在死亡20天前曾受到死亡威脅。而1月4日,「中國公民維權聯盟」發出呼籲,計劃本週六舉行十萬民眾參加的集體上訪行動。

錢雲會死前20天遭到死亡恐嚇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據來自當地的最新消息稱,二十天前,錢雲會和另一位村民曾接到死亡恐嚇。

上周到樂清的公民記者劉德軍星期二下午在其微博客「推特」發出消息稱,找到一位原堅持和錢雲會上訪的村民,2010年和錢雲會一起進京上訪五次,最後一次回來時,在上海一家賓館被抓,他說,村長死前二十多天,聽說要暗殺他倆,還和他約定互相照應,誰知二十多天後就去世了,現在他每天不敢回家睡覺,說警察每天半夜拿鐵棍撬他家門,其他村民證實了此說。當地村民告訴記者,當局搜查村民手機中的相片,瞭解到底掌握多少情況。

村民表示,令他們奇怪的是,既然政府定性是「交通事故」,為何要搜查村民手機中的相片,因為開始每個人都用手機拍的。

村民表示,政府說每戶人家都要搜查,每個人都害怕,就把手機裏面的那些照片都刪除了。

一位村民說,寨橋村的兩派村民關係非常緊張,親政府一派每天都在跟蹤對立派。

村民向《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表示:「記者過去問他們都不敢說,因為村裏有兩派的,一派是幫村長的,一派是幫政府的,所以誰都不敢說,說一句他就聽了,你今天說了,他晚上就過來到你家裏抓,就是這樣子誰也不敢說。」

此外,負責調查事故的公安局一名副局長被曝低價買入近千萬元房屋。

「公民維權聯盟」呼籲溫州民眾集體上訪

本週二,中國民間的「公民維權聯盟」呼籲溫州民眾在本週六上午10點,到樂清市政府集體上訪,並將打出「我們要真相、我們要公正」的橫幅以及呼喊「還我真相、追究真兇、維護人權、保障尊嚴」等口號。

介入「樂清案」公民調查的湖北「民生觀察工作室」負責人劉飛躍表示,目前政府在當地一直保持眾多警力,以控制局勢。但是鑒於公眾近期對事態發展的反應,不排除會出現突發事件的可能。

「這個呼籲出來以後當局非常緊張,事實上從元旦那天當局已經採取了這個行動,調動一切力量把這個事情壓下來。我想可能在最近一段時間表面上顯得比較平靜,但是不排除失控和擴張化的可能性。」

《中國青年報》於12月27日以「上訪村主任『交通事故』致死疑雲重重」為題,引述了公眾提出的五大質疑,包括工程車逆行、死者身體方向、現場路口攝像頭失效、肇事車不剎車以及司機被帶走等等謎團。

近期雖有國內民間的幾個調查團進入當地調查,但因其結論與官方相似,更遭到社會輿論的反駁。

旅美中國學者程曉農指出,當前的社會輿論就集中反映出公眾對警方所做司法調查的公正性存在質疑。

程曉農說:「官方的這次調查過程中掩蓋真相的做法本身已經直接違反了刑法。有4個身穿黑色特警服裝的人當時在案發現場,然後事後逃離。官方掩蓋了這輛警車的存在。政府為什麼要拘留證人?甚至把一些無關的村民也逮捕起來?為什麼在公盟調查團進去之前警方就對當地進行封鎖?工盟調查團到達的時候警方突然開放?工盟調查組走了之後,警方再次封鎖。也就是說警方為工盟調查團在當地做出符合警方意圖的結論創造了條件。所以說這個情況下出現的最大問題是中國還沒有公正的司法調查?」

就民間團體呼籲的大規模集體上訪行動,程曉農認為,樂清政府為控制局面曾出動上千警力,在當局不惜一切手段極力「維穩」的現實中,公民合法的集會恐怕很難實現。

劉飛躍指出,民眾之所以普遍質疑官方「交通肇事」的結論,反映出目前中國社會矛盾日趨激化的現實中,政府的公信力卻正在喪失。

有評論認為,當局處理錢雲會事件中的搶屍、非法羈押知情人、壟斷資訊發佈管道及操縱司法等種種行為,不但導致政府公信力喪失,也從另一方面促使了整個社會舆论对真相追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