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大治心房中隔缺損成效佳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10月5日訊】(中央社記者王曼娜香港5日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利用新療法,替心房中隔缺損的病人進行手術,減少創傷及加快康復速度,成功率達98%。

中大治療心房中隔缺損的技術,主要是在患者大腿的靜脈置入「間隔堵塞器」,再利用導管將堵塞器引入心房,填補缺損部分,病人只需局部麻醉,無需用傳統開胸的方法,大大減少創傷,避免造成永久傷痕,患者一般只需住院2天,手術費用約港幣5萬元。

中大醫學院心腦血管醫學研究所主任余卓文今天在記者會表示,由2005年至今年9月,中大已為76名心房中隔缺損患者置入堵塞器,患者年齡介於14歲至85歲,女性占71%,其中75名患者治療成功,沒有死亡個案,成功率高達98.7%。

他說,有93%的病人在手術半年後右心房恢復正常,91%患者症狀得到改善。

余卓文強調,這項技術為心房中隔缺損患者提供了低創傷、安全而有效的治療方案,更可避免外科手術帶來的風險及心房中隔缺損併發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