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難 內地兩成本科生願「零月薪」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5月25日訊】近日,北京團市委、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聯合發佈2010年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高達兩成的大學生和一成以上的碩士、博士,明確表示接受零月薪。

據大陸媒體報導,調查數據來源於5,300多份調查問卷以及通過電話等形式對北京高校部分學生的調查。調查數據顯示,被調查的學生期望月薪值分別為:專科生2,000元(人民幣,下同)、本科生2,500元、碩士生3,000至3,500元、博士生4,500至5,000元。專科學歷與本科學歷人群中願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分別達到18.5%和20%,比去年的1.2%大幅攀升。同時,碩士和博士學歷的被調查者中亦有超過10%的人明確表示接受「零月薪」。

碩士生就業壓力最大

在今年的調查中,有45%的人「可以考慮」去基層等艱苦的崗位工作,而明確表示「不願意」去基層等艱苦崗位工作的只有23%,遠低於去年39.2%的數據。

在四類被調查人群中,以碩士和專科學歷的人群壓力感受最為強烈,尤其是碩士的情緒指標最為突出,本科生的情緒指標低於碩士和專科生,博士的總體壓力感相對較低。

對於這份調查報告結果,各界看法不一:

該報告的製作者、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熊漢忠認為,「零薪酬」充分說明大學生的求職心態比以往更靈活、現實。

熊漢忠解釋稱,接受「零月薪」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積累經驗、提升能力、長遠發展、感興趣、是否值得付出」等方面。因此,大學生選擇「零月薪」是在特別條件下的自主性選擇。

不過,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於海則認為,報告顯示出當下大學生的無奈心態。他說,這份報告說明,大學生就業難已確實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於海同時提醒,不要因為種種理由把大學生要求「零薪酬」的行為理解成「高瞻遠矚」的舉動,「零薪酬」只折射出強勢招工市場下,大學生普遍的先就業、再事業的無奈心理。

賀成(浙江職員):透過報導,似乎很多人尚未搞懂「容忍」的深意。否則也不會在調查結果出來後,「誇」今年大學生求職心態比以往更靈活、更現實,更懂得有效提升能力、積累經驗。……

李振忠(青島作家):大學生零月薪,首當其衝是教育的恥辱。授人以漁與授人以魚,有天壤之別,現在的大學教育就是存在這種困境和矛盾。激烈的職場競爭擺在那兒,而大學卻根本沒有將這種殘酷說夠說透。農民工還知道依法喊冤依法維權,大學生咋就不會跟媒體跟用人單位依法維權呢?

大學生零月薪還是法律的恥辱,當大學天之驕子們都可以忍受盤剝而無視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且甘然受之的時候,在勞動關係上, 我們是離法制社會遠了還是近了?

陳堯(昆明自由撰稿人):在「正常」情況下,沒有哪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會願意接受零月薪。而且,就現實而言,我國人才並未「過剩」到零月薪的「奢侈」境界。零月薪,不過是大學教育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所催生的市場「怪胎」。它就像一面多棱鏡,既以一種極端的方式折射出大學生不斷「貶值」的現實,也以一種殘酷的價值期望反映出當下大學教育客觀存在的問題。正是學非所用、學無所用、學不能用,才導致人才的虛假「過剩」,以及愈演愈烈的零月薪現象。在此,筆者只想以最大的惡意問一句,零月薪之後, 會出現「倒貼錢」的荒唐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