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被禁用外來語 專家稱無聊 圖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4月9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心語報導)中國廣電總局下發通知,要求廣播電視媒體不能使用外語縮略詞,引起網友一陣嘩然,有評論認為這是退到改革開放之前的保守思維,挺無聊的。

日前,廣電總局向央視下發了通知,在主持人口播、記者採訪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諸如NBA、GDP、WTO、CPI等外語和縮略詞,以保持文化純潔性。按照此規定,今後的新聞節目中,不能用GDP,而只能聽到國民生產總值。在今後的籃球節目中,球迷們將很可能不再聽到看到“NBA”這個詞,取而代之的是“全美職業籃球聯賽”的稱呼。同樣,類似“F1”這樣的簡稱,也將被代之以“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代替。

本台記者就此致電廣電總局查詢:

記者:“廣電總局是否有向央視下達一個通知,就是在主持人口播,或者記者採訪、字母中不能用英文縮寫,例如NBA等?”

工作人員:“你問新聞發言人辦公室,3743。”

本台記者按對方所提供的電話號碼打去,但一直無人接聽。

網絡評論人士康不德在標題為《從央視屏蔽外文縮略詞看極左思潮》博客文章當中說,“從邏輯推演上來看,既然要屏蔽外文縮略詞,就必須公正公開,一視同仁,不能只屏蔽NBA、CBA等等,舉例來說,CCTV、 MTV、BTV等等都應告別歷史舞台,以後不能再到處稱中央電視台為CCTV,央視的台標下一步就必須更改,全部換成中文。”

此消息傳播後,很快引起網民的廣泛議論。網友們紛紛開始按照此規定的邏輯編寫段子,有網友說, “大家好,接下來為您帶來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為您直播的美利堅合眾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

北京資深媒體人安替就廣電總局的規定向本台表示,“前面一段時間禁止港台腔在中國的官方電視台出現,因為有很多的主持人是用港台腔的,那個可以說,不要受到港颱風的影響,可以從意識形態上解釋。現在禁英文縮寫,這就有點荒謬了。這讓人覺得政策的意識形態邏輯都很弱了,因為中國說自己在崛起,並且在世界上越來越重要,也成為國際社會的正常成員,加入WTO之後,也受到全球化的市場正面影響,這種已經不是一個正常的政權邏輯, 我覺得就是一種完全保守的思潮,保守到改革開放之前了。”

有網友表示,“在此次屏蔽規定下,很多外來語尚無合適的譯詞存在,這讓大家何去何從?都用中文‘全本’翻譯,豈不貽笑大方?有關部門以為靠行政命令可以打遍天下,這既是對權力的濫用,也是對傳播規律的踐踏。”

媒體公關行業專家高明告訴本台記者,“保護自己的語言裡面的傳統、文化,這個當然很重要,但是有一些東西很難避免,必須用一些外來語或者甚至直接採用外語的方式,包括英文的一些縮寫其實大家都在用,包括英文裡面也有從法文過來的東西,這種文化的互相滲透一定是存在的,要一定以一種行政命令的方式去限制,挺無聊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