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貧富懸殊創三十年之最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3月3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報道)雖然2009年中國經濟仍然有8%的增長,但中國的貧富差距卻急劇擴大,並且成為改革30年以來差距最大的一年。有專家認為,2009年中國資本性收入 增長遠遠超過工資性收入增長,是貧富差距加劇的主要原因,而中國政府的政策鼓勵而不是抑制這種差距的擴大。

2009年,中國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達到3.3:1的水平,也就是說,中國農村居民每獲得1元人民幣的收入,城鎮居民就獲得3.3元。官方英文的 《中國日報》報道說,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這是自1978年以來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一年,許多中國智囊機構對此作出了警告。

報道說,目前中國農村居民人口高達9億人。除了城鄉差距之外,內地和沿海地區收入差距同步擴大,報導表示,這已經成為中國領導人為了確保社會穩定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目前旅居美國的中國經濟學者何清漣女士說,中國貧富差距近年逐步擴大,但2009年有幾個因素導致問題更加嚴重:

「第一個就是產權收入,因為政府佔有大量社會資產,大量資產型收入被政府拿走了。第二點就是壟斷行業的壟斷性收入問題。去年一年130家央企利潤增幅最大的大約是14.3%。2009年還有一個很特殊情況,就是中央政府的4萬億有2萬億都通過這些貸款給央企然後進入房地產市場。去年也是國進民退,民營企業因為得不到資金,資金鏈斷裂,所以就出了很多問題。在這個情況下,去年的收入分配確實是很……。」

根據一些中國學者的研究,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1978年約為 2.36:1,1984年約為1.71:1,1992年為2.33:1,2000年為2.79:1。差距逐步擴大的趨勢十分明顯。法新社報導說,這種趨勢 是導致中國社會近年群體性事件增加和社會矛盾激化的原因,已經引起了中國政府的高度關注。

何清漣女士認為,中國貧富差距擴大是中國社會制度造成的,由於國家壟斷了社會資源,使得資本性收入被少數人掌握。

中國媒體報導說,從90年代到2005年,在再次分配之後,中國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從69%下降到59%,政府和企業收入則分別從19%和12%上升到21%和20%。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大學謝田分析說,這個數據正說明中國政府在貧富差距擴大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般來說,在正常社會,你第二次收入就是政府通過稅收、通過正常渠道,劫富濟貧,或者就是說去幫助這些弱勢團體和低收入者,填補他們的不足。通過這樣的二次分配,實際上貧富懸殊應該是能夠減少,第二次收入實際上人為地通過政府的暴力差距加大,這個實際上是非常反常的。」

他也認為,中國勞動力工資性收入比重逐年降低,而資本性收入比重逐漸上升,是中國貧富懸殊增加的原因。新華社報導說,中國溫家寶最近強調要「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讓全體人民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但何清漣認為很難做到:

「你說我們中國政府做得到嗎?做不到啊!中國政府它現在就靠這兩樣東西, 它要退出去,馬上就面臨財政困難。長久以來就是依靠土地、礦產、金融、股市這幾樣東西來作為國民財富增長的主要渠道。今年胡錦濤強調要加強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但是只要政府繼續壟斷土地、並操作金融,轉變經濟方式是一項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近日,中國多家媒體刊登文章呼籲取消分割城鄉的戶口制度,何清漣則認為,改革戶口制度減少城鄉差別或許有用,但對減少中國貧富懸殊作用不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