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調查機構坦承總統大選有若干違法情事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6月22日訊】(中央社記者鍾行憲台北22日電)伊朗總統艾馬丹加在12日大選中以壓倒性勝利當選連任後,3位落敗的候選人都指控選舉遭到舞弊。負責調查的最高立法機構21日坦承選舉有若干違法情事,但不確定是否影響結果。

伊朗約有4600萬合格選民,這次投票率高達85%。根據官方宣布的開票結果,艾馬丹加獲得62.6%選票、前總理墨沙維(Mir Hossein Mousavi)33.8%、前革命衛隊指揮官芮塞(Mohsen Rezai)1.7%、前國會議長卡洛比(Mehdi Karroubi)0.9%。

墨沙維的支持者抗議選舉不公在15日引發暴力衝突造成8人喪生後,伊朗當局處理抗議行動的作法招致國際批評,促使最高宗教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Khamenei)下令調查選舉舞弊的傳聞。

  憲法監護委員會(Guardian Council)16日表示,它已準備重新計算落敗候選人提出質疑地區的選票。不過一位發言人告訴國營電視台,憲法監護委員會不會依照落敗候選人的要求宣布這次選舉無效。

  憲法監護委員會18日指出,它正在仔細調查落敗候選人提出的646項指控。發言人卡德霍達伊(AbbasaliKadkhodai)21日坦承,50個城市開出的選票比合格選民人數還多,也就是約有300萬張問題選票。但是他說:「目前還不確定這些選票是否對選舉結果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然而,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House)」表示,由伊朗內政部取得的官方統計資料顯示,在民情保守的馬贊達蘭(Mazandaran)與雅茲德(Yazd)兩省,投票率都超過100%。

參與研究的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of St. Andrews)伊朗研究所主任安薩里(Ali Ansari)說,伊朗保守派候選人,尤其是艾馬丹加前幾次選舉在農村地區都極不受歡迎,因此顯示大批農村選民這次轉向支持艾馬丹加的官方統計數字「極不可靠」。

例如,2005年大選在故鄉羅瑞斯坦省(Lorestan)省贏得55.5%選票的卡洛比,這次只獲得4.6%選票,艾馬丹加卻贏得50.9%選票,其中還包括47.5%上次支持改革派候選人的選票。

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中東史教授柯爾(Juan Cole)說,更啟人疑竇的是,儘管這次投票率高達85%,開票卻相當快速,而且各地開票結果大同小異,看不出不同地區與城市應有的差異。

柯爾表示:「伊朗面積是法國的將近4倍,以往的選舉開票24小時後才有結果,這次卻在4小時內就開始宣布結果。我認為這顯然是作了票。」

華府智庫「近東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NearEast Policy)」資深研究員哈拉吉(Mehdi Khalaji)指出,墨沙維在強烈支持改革派候選人的故鄉東亞塞拜然省(East Azerbaijan)得票率遠不如預期,也讓人無法相信官方宣布的選舉結果。

  哈拉吉又說,由內政部官員從一個地點轉運到另一個地點的流動投票箱這次增加10倍到占總數的1/3,「讓地方政府與候選人的代表都無法掌握,也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然而,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and African Sudies of London)中東問題專家莫格哈登(Arshin Adib Moghaddem)說:「伊朗反對黨尚未提出選舉舞弊的確鑿證據。當局若有劫持這次選舉的計畫,擔任政府重要裁決機構權宜委員會(ExpediencyCouncil)主席也參選總統的芮塞不可能一無所知。」

不過其他分析家說,由於反對黨候選人的監選員從選舉委員會拿到的是無效的識別證,或被阻擋在投、開票所外,他們很難取得選舉舞弊的確切證據。

柯爾指出,憲法監護委員會已坦承大選有違法情事,「但是問題在於它是由盡人皆知支持艾馬丹加的強硬路線派教士主持,要求這個委員會檢討開票結果無異於派黃鼠狼看守雞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