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市場展望不明 仍處 L與 U灰色地帶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5月1日訊】(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 1日電)四月下旬櫃買中心法說會引爆的太陽能廠財報終於一一揭露。面對業者早預告「不太好」的結果,市場更想知道未來怎麼走?只可惜,目前恐怕還在「L」與「U」的交界。

太陽能產業由於去年發生的金融海嘯,在金融支柱傾倒、市場平均價格一落千丈、一路往上的營收開始反轉下,業者心裡都有數,去年第四季與今年第一季財報不會好。

在台股資金行情下,櫃買中心舉辦的太陽能法說會之前,太陽能股價一度出現補漲行情。然而,太陽能電池龍頭廠茂迪率先公布的財報,還是引來所謂比市場預期更差的結果,太陽能賣壓頓時湧現。

相較起來,茂迪其實是上市櫃電池廠中,與昇陽科「唯二」在第一季維持獲利的業者,益通每股大虧 3.4元、昱晶每股虧2.35元,新日光每股也虧2.67元。

面對太陽能股價仍處高價的階段,市場除了盡量理解太陽能是未來長遠的節能趨勢外,更需要知道,現在是不是「谷底」?

儘管歐美天氣轉暖,理論上需求的確應該逐步浮現,但價格還在滑落的事實,卻很難讓人高興得起來。

業者坦承,最早下殺的下游端,越靠近系統部分價格雖然幾乎沒有往下空間,但在銀行體系無法提供如過去的強力支援下,殺價拋貨的狀況還是持續,尤其越往上游越明顯。

也就是說,去年一度如日中天的太陽能市場,從上游到下游不知還堆積多少庫存,對於未來多晶矽新廠開出來的產能,市場也仍感到憂慮。

有業者表示,現在感受到轉好的需求可說是一陣、一陣的,似乎看來要轉好,但好像也沒辦法大量持續,顯示還是有低價求售庫存的訊息。

所以,在所謂市場「洗牌」尚未結束之前,除非國內外突然有強力政策支持的消息,否則,太陽能市場恐怕一下子還走不出「L」與「U」交界的灰色地帶。

所幸上下游價格要再往下的空間已不像過去那麼大,至少未來存貨跌價損失的提列應該不會驚人。

至於股價能否持續受惠由於陸資題材引爆的資金行情,法人表示,單就基本面來看,相對其他族群,太陽能支撐力道可能還是比較薄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