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下半武裝衝突 81%發生在環境熱點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2月21日訊】(中央社華盛頓21日法新電)研究報告指出,上個世紀下半的武裝衝突,大多發生在生物多樣化且生物環境脆弱的地區,這造成許多負面結果,但也出人意表的導致一些正面結果。

一組國際保育科學家發現,1950至2000年間至少有1000人喪生的衝突中,至少81%發生在「生物多樣化熱點」,從亞洲的喜瑪拉雅山區到東非的海岸森林不等。

這份發表在「生物保育」(Conservation Biology)期刊的研究報告說,這些熱點擁有全球超過一半的植物種類和至少42%脊椎動物,而且生態備受威脅。

這份報告的撰稿人表示,在全球34個此類熱點中,僅有11個在這50年間逃過武裝衝突浩劫。

衝突經常發生在這些熱點,是因為戰士可以利用廣大森林和高山所提供的掩護。

化學、生物和核子武器的使用,已增加衝突對這些世界脆弱地區的影響。

根據這項研究,譬如說,在越戰期間,美國為了剝奪敵人的掩蔽和食物,使用除草劑讓越南14%森林和超過一半的海岸紅樹林葉子脫落。

分隔北韓和南韓的非軍事區,則是衝突如何對環境有利的一個良好例子。

研究指出,這條分隔兩韓的四公里寬無人地帶,數十年來一直無人居住,成為「實際上的自然保護區,庇護無數受到威脅的物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