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政府限制公司大批裁員

Facebook

【新唐人11月19日訊】(据《美國之音》報導):中國地方政府開始採取行政措施,限制公司大批裁員。在全球經濟衰退導致中國出口工業不景氣的情況下,一些外向型公司訂單和贏利銳減,面臨巨大的裁員壓力。中國地方政府近期先後採取凍結最低工資上漲、削減工人工資和福利待遇等措施,確保社會穩定。

中國山東和湖北兩省政府發佈通告,要求企業在大批裁員之前必須得到地方當局的批准。這是中國政府限制公司裁員、保持社會穩定的最新舉措。

據官方媒體報導,山東省勞動人事和社會保險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表示要嚴格執行勞動法規,要求那些打算裁員40人以上的國營和民營企業必須事先得到政府的批准。

與此同時,湖北省政府星期二也推出限制企業裁員的規定,要求國營企業不惜採用削減工人工資的辦法來儘量避免裁員。如果一家公司需要進行50人或勞動力的10%以上的大規模裁員,它必須提前30天上報政府的有關部門。

在此之前,中國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星期一發布通知,決定近期內暫緩實行企業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通知指出,隨著部分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就業形勢趨於嚴峻。通知表示,政府將把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穩定就業局勢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來抓。

*金融危機衝擊中國就業市場*

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東亞經濟系教授馬克.弗萊澤爾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發達國家經濟衰退必然在中國引起陣痛,就業市場首當其衝。

他說:「中國過去十幾年來嚴重依賴出口增長模式的眾多公司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打擊,它們面臨海外訂單下降,許多公司自成立以來首次發現它們的勞動力過剩。目前這場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確實對中國外向型企業及其勞資關係提出了嚴峻的考驗。中國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必須謹慎處理。」

經濟繁榮的東南沿海地區最先感受到就業市場傳來的寒意,勞動密集型企業大量僱用的農民工成為出口急劇下跌的最早一批犧牲者。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大約兩千1百萬農民工中,已經有近1千萬人失業,正在或已經返回他們的老家,致使今年的鐵路春運高峰期提前到來。今年頭9個月,出口大省山東的失業人數就達到近70萬人。另一個出口基地廣東省今年頭10個月的出口增幅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近11個百分點,數以萬計的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倒閉。

*托馬斯:緩和社會矛盾*

大量失業人口給社會穩定帶來嚴重的威脅。國際勞工辦公室中國項目主任康斯坦絲.托馬斯女士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政府最近相繼推出的一系列行政措施主要是為了緩和社會矛盾。

說:「政府採取維護工人權益的明確方案,拿出切實可見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民眾就會感到安全,並且確信這並不僅僅是空談。在中國,如果人們感到沮喪和恐慌,就會引起社會動亂。」

*強化勞工立法*

推出限制企業大批裁員的山東省一位社保官員表示,新出台的規定並不是新的行政法規,而是對原有的勞工法做出進一步的修改和強化。專門研究中國勞工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弗萊澤爾教授證實了這一點,他告訴美國之音,2008年生效的勞動合同法中已經有類似的規定,只不過沒有得到嚴格的貫徹執行。現在山東和湖北省政府重申這一法律,為的是在新形勢下強化勞工立法。

弗萊澤爾說:「勞動合同法使僱主合法削減勞動力人數變得更加困難。這條法規一直引發重大的爭論。批評人士警告說,有時形勢所迫,企業不得不實行裁員。他們反對企業裁員必須通告政府批准這種做法。」

*企業主抱怨 違背市場原則*

官方的中國日報在報導山東、湖北兩省限制企業裁員大批裁員的同時,也援引了一位民營企業主的抱怨。這位來自山東的企業主說,工廠沒有足夠的訂單,工人們無事可做。他表示,如果政府不讓裁員,他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有報導說,有一些企業主,尤其是外商,他們面臨困境攜款而逃,扔下幾百名工人無人照管。報導說,這種情況在各地時有發生。

奧克拉荷馬大學的弗萊澤爾教授認為,中國保障勞工權益的行政措施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對工人有利,但是這種做法不符合市場原則,在西方國家裡非常罕見。

他說:「在美國,政府對企業解僱工人的權利進行任何限制都是不合法的。但是獨立的工會組織將和僱主談判,結果所產生的協議僱主必須遵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