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民間油田案 維權風雲再起

Facebook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喬龍報導)2003年,陝北民間油井被政府沒收,引發民眾大規模上訪,期間有人因此入獄。最近約百多名上訪者向中共陝西省委請願,要求當局歸還油井。當年被榆林地方政府沒收的油井,已經「搖身」變為陝西省政府的財產。

5年前,陝北油田價值70多億元人民幣的私人油井被政府沒收,引發群體維權案,卻屢遭政府鎮壓。5年後,當年被榆林當局沒收油井的主人,獲悉油田產權劃歸陝西省政府,自上週一開始,約200人到陝西省委上訪,他們手持寫有:「官商勾結,橫搶民財」,「陝北石油投資人走頭無路」等字樣的標語牌,表達不滿。其中一名上訪者渠先生星期二告訴本台,他們持續請願已一個星期,當天上午當局派人接待了他們:

「省委一個信訪部門,他們上午接待了我們這些人,談到了這些油井,他說,這個事情會向上面匯報,匯報完了會向省政府表達意見,完了跟你們商討。但是,他們每次的話題都是騙人哄人的話。」

據了解,2003年,原由民營資本經營的陝北幾千口油井被靖邊縣政府依據國家規定「收歸國有」。在油井價值估價上,民營企業主同地方政府差距很大,雙方由此產生糾紛。石油維權人士於是展開各種抗議活動,卻遭到當局壓制,很多網民也在網上表態,譴責榆林市和靖邊縣政府對維權人士的迫害。不久,石油維權人士馮秉先和陝北油案的主辦律師朱久虎,先後被當地公安以「聚眾擾亂社會治安」的名義拘留,同時被拘留的還有多位維權人士。2006年,當局採取「殺雞儆猴」的方式,在 1月初,以「聚眾擾亂社會治安」,判處馮秉先3年徒刑。

馮秉先於去年12月獲釋,對於這段崎嶇的維權路,馮秉先對記者表示:

「我放出來還不到一年,去年12月7日出來的,過去他們多次上訪過,說我自己跟上訪的領頭人策劃的,指揮的,所以他們以這個理由,叫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現在他們的行 動我不參與,我是自己通過其他的方式,來闡述我的觀點」。

馮秉先表示,當局當時根本不同投資者協商,單方面定價,按不足資產實際價值的 20%進行強制性補償:「因為這些投資者到北京去上訪,在這種情況下,他才給油井價格的不足20%。」

不過,這批油井的產權現在已經由榆林轉移到陝西省政府名下,由延長石油集團管理,而他們的財產也被瓜分。他表示不會放棄追討屬於他的財產。

陝西電視台前記者馬曉明認為,官方的行為近乎是掠奪:「幾乎是一種掠奪行為,業主們私人開採石油,是經過政府明令公佈、批准,並且都辦了正式手續,結果說收回就收回」。

回顧5年之後的這場石油維權行動,曾因維權被捕的朱久虎律師表示:「我覺得這個案子,不管是否能夠翻過來,但是這個案子確實嚴重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人身權。所以作為他們來說,現在持續不斷來維權,我覺得完全是合理合法的。」

在這起油田案中,官方不但視民眾利益於不顧,甚至肆意抓人,2006年1月22日出版的香港亞洲週刊的一篇相關報導稱,地方政府粗暴執法、野蠻踐踏人權、公然挑戰憲法和法治,這都嚴重毀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形象。從2003年收井,到後來的單方面定價強制補償,陝北政府抓捕關押投資人已是常事。延安的安塞縣一次抓捕48人,捆綁、公審,無異於土改和文化大革命﹔靖邊縣投資人任光明等人,是被公安從看守所拉出來戴著手銬腳鐐被人強按手印接受了補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