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夏:總統候選人中國政策文件的解讀

Facebook

幾天以前,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和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分別發佈了對華政策的主導性文件。這兩份文件有助於人們瞭解這兩位候選人對中國的基本看法,特別是他們有關中國經濟方面的政策。

先看看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的態度。奧巴馬的文件比對方長了大約百分之五十,其中列舉了經濟、政治、軍事、環境等等多方面的問題,可以說是中美關係的一個清單。關於中國經濟,奧巴馬說:「如果中國希望繼續保持穩定而持久的經濟發展,就必須作出一些根本上的調整。」他批評中國的發展不均衡,希望中國政府能夠繼續擴大內需。而在中美經貿關係上,奧巴馬認為核心的問題是中國必須改變匯率政策。他說:「由於中國認為地制定低貨幣匯率政策,使中國經常性地保持了巨大的國際收支順差。」所以,他上台之後會利用一切可行的外交途徑來推動中國改變貨幣政策。另外,他還批評了中國方面對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以及對外國投資實施的歧視性法規。

麥凱恩的政策文件簡短而集中,經貿問題佔據了主要的篇幅。他認為,對華關係是美國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下一屆總統必須優先考慮擴大美國與亞洲的經濟關係。他批評民主黨的對手,說他們害怕亞洲的經濟活力,因而提倡設立貿易保護主義壁壘的做法。他說:「美國從來沒有通過放棄自由貿易而贏得過尊重或者創造出就業機會,我們現在也不能這樣去做。」不過麥凱恩也提出,中國必須實現開放市場的承諾,並且保證執行國際貿易規則、保護知識產權、降低製造業關稅、貨幣匯率向市場化過渡。在環境問題上,麥凱恩提出美國可以向各個發展中國家提供控制碳排放的技術。

在這兩位總統候選人的政策文件的字裡行間中,人們可以看到有三個大的利益集團在對華政策上有重大的影響,而仔細研究者兩個短短的文件,也能夠推測到不同的政黨在執政後會採用什麼樣的方針。這三個影響最大的利益集團分別是工商界、勞工界、環境保護主義者。

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兩黨從原則上都支持中美之間貿易關係的發展,這也是美國工商界的主流一直在尋求的目標。但是,民主黨與勞工屆與環保人士的關係顯然比共和黨遠為深厚,因此對貿易提出的條件也要多得多。

勞工界是貿易保護呼聲最高的地方。在過去十年中,勞工界一直強調,全球化特別是對華貿易的增加導致了美國工作大量外流,製造業起碼失去了三百多萬個崗位。工會不斷在通過各種政治渠道,要求樹立貿易壁壘。由於工會能夠左右大約百分之二十的選票,歷來是民主黨的票倉,而且在一些最重要的所謂「搖擺州」——包括俄亥俄、賓夕法尼亞、密西根等工業重鎮——中力量強大,所以民主黨的候選人不敢忽視勞工界的要求。(民主黨的許多國會議員近年來也總是在要求中國提高匯率。)奧巴馬的文件中之所以強調貨幣匯率問題,正是為了順應勞工界。

環保人士同樣多是民主黨的擁躉。近年來,勞工界與環保界在貿易保護問題上聯手頗多,許多環保團體也得到了勞工組織的大量金錢和政治的資助。環保團體多強調通過政府的干預來實現環保的目標,包括在國內的法律法規以及國際貿易中的各種協議。所以,在奧巴馬的文件中著重提到的是溫室氣體排放協議和國家之間的合作關係。

共和黨與工商界關係相對比較密切,與勞工界歷來不睦。麥凱恩直截了當地批評任何設置貿易壁壘的意圖,就反映了這種長期的政治分合關係。這位言語直率的共和黨人不久前在密西根州對汽車工人說,失去的工作不可能再回來。因此,在這個文件中,麥凱恩提出解決失業的辦法是對工人進行再培訓,幫助他們找到新的就業機會。

在引人注目的環保問題上,共和黨主張更多地依賴市場及技術革新而不是政府的法規或者協議,因此在麥凱恩的中國政策文件中,人們看到他專門提到低碳技術轉讓的問題。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文件中都體現了一種共同的精神,亦即希望與中國繼續發展合作性的關係,儘管他們也都承認,兩國關係面臨著不少困難的挑戰。「美中兩國之間的雙邊經濟關係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經濟關係之一。美國與中國分別是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貿易國。最近幾年,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場。」奧巴馬文件中的這段話,基本上總結了中美經貿關係發展的現狀。而麥凱恩的文件中的一段話,則反映了美國對華經貿關係的基本精神:「中國和美國並非注定是對手。我們有許多共同利益,我希望看到兩國的關係朝著對雙邊、進而對亞太地區和全世界都有利的方向發展。」

希望看到原文的讀者,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

http://www.amcham-china.org.cn/amcham/show/news.php?Id=693&menuid=04&submid=01

轉自《新世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