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教廷大使杜筑生強調請辭是個人生涯規畫

Facebook

(中央社記者黃礦春羅馬二十八日專電)已辭職獲准的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杜筑生今天表示,中華民國與教廷的關係目前非常平穩,他請辭現職完全是基於個人的生涯規畫,無關國內的政治及與梵蒂岡的關係。

杜筑生獲知總統府已發佈准他辭職的命令後,在辦公室接受中央社獨家訪問時說,他請辭現職主要是基於幾項考量,包括他在外交部服務已三十二年,應留給自己一點時間,而目前中華民國與教廷的關係平穩,是離開的適當時機。

  此外,他說,外交部有許多優秀的後進,應給他們機會,而且他已獲輔仁大學禮聘擔任講座教授,也想多與家人團聚,因為妻子邱大環女士已於去年九月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書。

杜筑生解釋,從事外交工作要承受很大的壓力,不能一直做下去,辭請獲准之後就可鬆一口氣,將沉重的責任拋開。

此外,他認為中華民國與教廷的關係目前非常平穩,他選擇離開不會有牽掛,「走得心安理得」。他說,如果雙邊關係不好,他反而不願離開,以免被譏為「外交逃兵」。

  杜筑生強調,請辭現職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希望外界不要以「藍綠」的眼光來看待。

他說,他是職業外交官,中國國民黨黨員,但已有十多年不參加政黨活動了。他在前總統李登輝主政時獲任命為駐塞內加爾大使,在前總統陳水扁主政時奉調回國任外交部次長,並於四年多前獲任命擔任現職。

談到中華民國與教廷的關係,杜筑生說,在他就任大使四年八個月來,兩國的關係一直都很平順,雙方的溝通管道暢通,他要查詢任何消息,教廷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

對於兩國關係的評斷,他舉實例,他因個人希望趕上輔仁大學新學年開學,請求教廷儘速處理我方派任新大使的外交節略。雖然目前仍在暑假期間,教廷的相關官員仍然全力配合,作業速度比預期還快。他說,「這要有良好的關係才行。」

在另一方面,中華民國被教廷認為是從事國際人道援助的最佳夥伴之一。每次教宗呼籲國際社會對遭受災難的地區與人民伸出援手,中華民國總是率先響應的國家之一。

中華民國在台灣也已完全民主化,宗教信仰自由,各宗教間都很和諧,從來未對梵蒂岡造成任何困擾。

杜筑生承認,與北京關係正常化是梵蒂岡的基本政策。但這是有前提的,中國大陸必須要有宗教自由。他說,等到中國大陸有宗教自由之時,梵蒂岡、北京與台北應該就可以找到一個三方面都可接受的解決方案了。

與其他國家一樣,教廷不能忽視中國,也不能不關心中國大陸天主教教友的信仰生活及安危,但是教廷也是堅守原則的,堅持正義、和平與宗教信仰自由。這些從教宗本篤十六世去年致中國天主教會的牧函中就可看出。

在所有歐洲國家都棄台灣與中共建交,唯獨教廷仍維持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並一再強調不會拋棄台灣,正顯現出教廷與其他世俗國家的不同。

至於北京與梵蒂岡的關係,杜筑生說,雙方關係正常化已傳聞多年。就在最近有人傳說梵蒂岡與北京將在奧運會前建交。如今奧運結束了,建交之事並未發生。

中共政府反而在奧運結束當天就逮捕忠於羅馬教廷的河北省地下教會主教賈治國,更令教廷感到挫折,因為教廷與國際社會一樣,原先都冀望奧運能有助於改善中國大陸的人權狀況。

此外,中共政府不僅持續迫害忠於羅馬教廷的地下教會信徒,更要成立一個不受教廷領導的教會,這些都是教廷所不容的。

他指出,事實上梵蒂岡與北京迄今尚未就雙方建交問題上過談判桌。目前雙方的接觸只是對話而已,不能稱為談判,離建交還有一段路要走。

談到將到輔仁大學任教,杜筑生表示,他向來對教學就很有興趣,過去在外交部任職時也曾到大學兼過課,並擁有教育部頒發的教授証書。

此次輔仁大學特別禮遇,以講座教授聘任他,更讓他義不容辭。他也慶幸自己能立刻轉任教職,有多一點時間看書、教書、並與年輕朋友在一起,一舉數得。

鑑於輔仁大學是一所天主教大學,學生應對教廷有更深的認識,他因此決定在大學部開通識課程,講授「教廷的國際地位」。此外,他也將在大學部的外交學程講授「國際關係與外交實務」。

杜筑生預定九月十四日離開梵蒂岡任所回台北辦理退休,遺缺將由駐荷蘭代表王豫元接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