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館展出銅製加速艙 全球僅十座

Facebook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八日電)配合歐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新一代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碰撞器LHC」啟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今天起展出館藏的第一代粒子加速器「LEP銅製加速艙」,見證物理界盛事,由於展出加速艙全球僅十座,難得一見,展出首日即吸引不少學生及小朋友前來參觀。

「能親眼目睹到粒子加速器,真是太驚奇了」,高雄中學物理社學生何冠霖說,一般只能在報章雜誌上或歐洲展場裡看到的展示品,如今可以活生生的展示在國人面前,真的很讓人興奮。

歐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新一代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碰撞器LHC(Largehadroncollider)」七月啟用,工博館今天起至八月三十一日,特別以第一代粒子加速器「LEP銅製加速艙」為主角,推出「是時光機器!還是致命黑洞?」展,展現台灣過去在LEP計畫上的參與外,同時為今夏物理界盛事慶賀。

「LEP銅製加速艙」展揭幕後,吸引相當多民眾前往參觀及詢問,大家都對這項展示品相當好奇,其中高雄中學物理社的同學十餘人還特地相約來看展覽,同學們都非常興奮,許多小朋友也都被LEP類似時光機器的外型所吸引,紛紛拍照留念。

1980年初期,歐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建造一高能粒子加速器,將對撞能量提高到約一千億電子伏特,用以研究弱作用力的媒介粒子,此計畫命名為「高能正負電子對撞機LEP」計畫。

LEP是二十世紀末最大、最高能的加速器,設於瑞士西南與法國交界的地底下一百公尺處,在直徑二十七公里長、高二十四公尺的環狀設備中設置共計一百二十八個加速艙,用來加速電子和正電子,進行反物質、正電子、高能碰撞等研究。

LEP環自1989年開始運作,現今已功成身退,原隧道內改興建新的粒子加速器LHC,將能量提昇到一點四兆電子伏特,是LEP加速器能量的一百五十倍,主要進行碰撞的粒子也由LEP的正負電子改為以質子(強子)為主,LHC七月開始運轉,粒子物理研究可望邁入新里程。

工博館於LEP環拆解時,透過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研院士丁肇中的協助,獲得其中一座銅製加速艙,於 2005年列入館藏品,記錄台灣在LEP環計畫上的參與。

丁肇中曾在CERN擔任LEP實驗組主持人,台灣中研院、中科院、台灣大學、中央大學也參與這項實驗團隊。

工博館說,在LHC正式啟用的七月,推出「是時光機器!還是致命黑洞?」小型展示與科教活動,一起見證台灣在物理領域上的參與及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