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死爭議 王清峰:顧及國際形象 審慎斟酌

Facebook

(中央社記者王舜薇台北二十一日電)廢除死刑問題爭議多時,法務部長王清峰今天表示,身為法務部長,若不執行法令,也有觸法之虞,但顧及台灣的國際形象,仍有審慎斟酌的必要。她說,廢除死刑已成為國際潮流,也牽涉國際關係,將會了解外交部、國防部等部會意見後,研商如何在社會期待跟國際潮流之間取得平衡。

王清峰今天在法務部召開上任記者會。對於死刑問題和目前已判決定讞的二十九名死刑犯,她說自己是「一個頭兩個大」,因為身為法務部長,若不執行法令,也有觸法之虞,但顧及台灣的國際形象,仍有審慎斟酌的必要。

她表示,廢除死刑已成為國際潮流,例如歐盟就明定,必須廢除死刑才能加入歐盟。而世界上也已經有一百多個國家廢除死刑,或實際上不執行死刑。

她舉中研院2006年做的民調指出,若將死刑改為終身監禁,反對廢除死刑的人將大幅減少,可見大家在乎的是是否將罪犯永遠隔離,而要永久隔離的方式不只是死刑一種。

王清峰說,目前處理死刑爭議的部會只有法務部,但這個問題跟國際關係、倫理觀念有關,應多了解外交部和國防部、教育部等部會的意見,研商如何在社會期待跟國際潮流之間取得平衡。

至於前法務部長施茂林曾在2006年底簽署死刑犯鍾德樹的行刑令,但當時因為人權團體的救援行動而暫時停擺。對此王清峰強調,她不會迴避問題,也沒有不守法的權利,會再審慎研究法律條文及配套措施。

對於王清峰的審慎態度,廢除死刑聯盟成員、律師高涌誠表示,各國在廢除死刑前都必須經歷相當時間,因此台灣的情況並非特例。

他表示,各國在逐步廢死過程中,處理死刑犯的方式也有許多案例可參考,例如南韓是「擱置」死刑犯,實際上不執行,較類似台灣目前的作法。俄國則是立法確定死刑不被執行後,特赦已判決定讞的死刑犯,改成終生監禁。

他指出,廢除死刑絕對是國際潮流,近年來最高法院對於死刑的判決標準也越來越嚴苛,而政府以審慎的態度面對問題,是不得不經歷的過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