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荒 中國官員否認擬在國外種糧食

Facebook

(中央社台北十日電)有報導指中國正考慮在其他國家購置土地種植糧食作物,以保障食品供應安全。「美國之音」引述中國官員說,中國一些私人公司確有此意圖,但並未成為政府的公開政策。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農業部正研擬方案鼓勵國內農業部門向海外投資,尤其是把在非洲和南美洲購買土地作為政府的重要政策。

中國海外投資目前的重點是購買外國金融、石油和製造業資產,農業部門的海外投資還僅限於一些小型項目。

分析人士說,在當前全球食品價格上漲、環境保護呼聲高漲的壓力下,如果北京大規模投資購買外國土地的計畫得到批准,勢必引發國際社會巨大反應。

金融時報援引北京一名瞭解計畫的官員說,批准這項方案對於中國政府來說似乎不成問題,但是外國政府是否願意把大塊土地出讓給中國還是未知數。

報導說,中國目前基本能夠維持食品供應的自給自足,但是隨著居民食品結構的逐步改善,十三億人口食品供應安全的前景卻不容樂觀。

總部在美國華盛頓的土地政策研究所研究部主任簡尼特拉森長期研究中國食品供應問題,她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國現正面臨農用土地質量和數量不斷下降的問題。」

她說,「中國經濟發展佔用了大量農田,西北地區由於過度耕種和放牧,土地質量嚴重下降。與此同時,中國水源短缺威脅著農用土地的灌溉。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把目光轉向外國,希望利用國外土地資源來保障中國的食品供應安全。」

中國農民占世界農業人口的四成,可耕地卻僅占百分之九。

中國農業科學研究所人員最近撰文說,中國土地資源和人口不成比例,如果中國要確保食品供應安全,就必須走出去。

中國曾在古巴、寮國等國家嘗試租賃土地,幾年前北京還曾與菲律賓談判,商討租用大面積土地種植水稻的可能性。但由於菲律賓輿論的強烈反對,馬尼拉政府最後終止這項交易。

北京顯然對國際輿論有所顧忌。中國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副主任謝國利表示,中國一些私人公司是打算在一些外國農場投資,但這樣做是否符合中國戰略利益存在爭議。

在這種情況下,謝國利表示,這種想法還沒有成為政府的公開政策。

謝國利說,「在國外種植糧食作物是不現實的,尤其是在非洲或南美洲。非洲有那麼多人吃不飽肚子,你能夠把那裡的糧食運回到中國嗎?」

謝國利強調,中國還是要靠自己的農田來養活自己龐大的人口。

但謝國利並未否認中國農業向國外發展的可能性。他說,中國政府的政策是鼓勵包括農業部門在內的所有企業都像石油和礦業公司那樣走出國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