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專家:馬英九執政 兩岸政策採政經分離

Facebook

(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十五日專電)海外兩岸專家學者今天在一場座談會,針對台灣總統大選之後的兩岸關係交換意見。一般咸認,國民黨馬英九當選總統,兩岸政策將採政經分離,在國際社會不願台海衝突下,兩岸短期內可望出現蜜月期,中長期發展仍待觀察;但他們對於台灣民主化是否影響中國大陸,看法互異。

這場座談由紐約「北京之春」雜誌社主辦,美國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主持,多位來自台海兩岸專家學者與會,討論十分熱烈,偶有針鋒相對,吸引一、二百名僑民聆聽。

海外中國民主黨顧問王希哲認為,馬英九當選後,可望拉近兩岸經貿關係,但不會與中共就政治議題妥協,大選失利的民進黨,未來的兩岸政策會朝務實方向前進。此外,兩岸藉此營造的「大舞台」,能否透過大陸民間力量,進而推動中國改變,還需觀察。

來自中國的海外政論家陳破空分析,中共對台主打經濟牌,台灣應該積極打出政治民主牌,否則不利台灣未來發展。他並舉這次海南博鰲「蕭胡會」,提醒台灣當局,嚴防被中共利用。

陳破空說,西藏抗暴事件把中共「套住了」,加上北京奧運在即,中共急須轉移焦點,尋找出口,而台灣、甚或蕭胡會,就是中共的「墊背」、「擋箭牌」。中共這次對台灣釋放善意,可以獲致短期內改善大陸在國際社會的和平形象。

長期觀察兩岸發展的楊力宇預判,馬英九當選後,「兩岸關係未來會有相當程度改善,但雙方不會走的太近」。

他進一步剖析,兩岸關係在民進黨執政時,跌到谷底,雙方目前都有意願緩和彼此關係,從蕭胡會可以得到印證;另外,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以及海峽雙方,都有默契,希望兩岸維持現狀,也就是繼續維持「台灣實質獨立的現狀」,統、獨都不可行。

楊力宇還說,不管是「一中、各表」的所謂「九二共識」,亦或前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所指的九二「諒解」,還是中共官方認為的九二「默契」,兩岸會朝緩和方向前進;兩岸也有意推動三通、未來再推動兩岸共同市場的可能性。

民進黨美東評議會議召集人李正三表示,國民黨贏得大選後,三通勢在必行,兩岸經貿勢必採開放政策,但應維持台灣的主權,而從這次大選結果看來,台灣內部對主權的看法漸趨集中。立場傾綠的洪哲勝博士也說,若馬英九能堅持主權,將可獲得泛綠的支持,若無法做到,台灣的街頭運動可能再現。

談到台灣透過選舉深化民主,能否影響大陸時,北京之春主編胡平表示,中國的經濟絕對會超越台灣,台灣若無法利用政治民主優勢,將不堪一擊;未來不管台灣誰執政,都應該促進大陸民主化運動。

陳破空直斷,台灣的民主化對大陸的民主化工程,根本沒有產生影響;王希哲也說,台灣對兩岸經貿優先、政治擺後的方針,不能存有太浪漫的想法。

不過,國民黨中央委員童惠珍倒是持不同看法。她認為台灣過去二十年推動民主化過程,已經影響中國的政治民主,隨著大陸經濟開放,人民對政治民主的要求會愈來愈高。

童惠珍與楊力宇也都認為,馬英九當權後,不會妥協於中共,馬英九的反共立場更不容質疑,可以想見,「積極開放與合作」、「政經分離」,將是馬英九未來主導兩岸政策的主軸。

今天出席研討會還有中國憲政協進會理事長王軍濤、國民黨第十六屆候補中央委員丁竹君、北美台灣人醫師協會總會長蔡榮聰、天安門學運領袖項小吉等。97041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