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結果國際熱炒 中國冷處理

Facebook

2008年台灣大選結果受到國際媒體的高度關注。吸引了全球200多家國際媒體、600多名記者赴台採訪,並普遍以頭版或要聞處理。不過北京對選舉結果沒有發表評論和看法。一些兩岸觀察家認為,國民黨溫和派的馬英九當選台灣總統,雖然能促進兩岸關係,但也使得中國在今後處理兩岸問題上更加棘手。

在國際上,法新社和美聯社分別以急電報導台灣第12屆總統大選的最後結果,CNN除了現場衛星連線大選結果,在前一天也跟拍一整天馬英九的拜票行程。日本國家電視台及日本放送協會NHK等重要媒體,也都在22號開票當天,把台灣大選結果擺在頭條播出。

日本全國性大報,23號都以頭版頭條,或在國際版,刊登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當選台灣總統的消息。日本媒體的社論高度肯定台灣的民主政治。《讀賣新聞》並指出,在西藏暴動的衝擊之中,這次台灣的總統選舉具象徵意義,顯示台灣10多年來民主化的成熟。

在香港,各主要報章至少以6、7個重要版面報導馬英九當選總統的新聞。

《華盛頓時報》同樣在頭版頭條以「台灣執政黨下臺」為題,報導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報導還引述布什總統在致馬英九的賀電中,稱台灣為民主燈塔,並表示台灣和北京應透過各種方式進行對話,以建立一個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基礎。

這是布什2000年上任美國總統後,首度恭賀台灣總統當選人。

相較於國際間對台灣大選的「熱絡」,中國方面顯得「冷」了許多。中共官方媒體新華社在北京時間3月22日晚間8點43分才公佈第一條選舉結果消息,而台灣入聯公投沒有通過的消息,在第一時間上了新華社的台灣版頭條。

其他中國媒體也一律採用新華社通用稿。據瞭解,北京不願意在5月20號馬英九就職之前橫生枝節,下令中國媒體封口,對台灣大選的新聞不做評論。

部份兩岸觀察家則認為,溫和穩健的馬英九,顯然與中共視為台獨激進派的陳水扁,更能促進兩岸關係;但是馬英九在人權議題上的強硬姿態,甚至為譴責中共鎮壓西藏,成了第一個喊出不排除杯葛北京奧運的台灣政治家,這些敏感因素,將使中共在處理兩岸問題上,感到更加棘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