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礦業官商勾結 環境污染失控

Facebook

【新唐人】湖南郴州的三十六灣位于臨武縣,方圓不過數十公里。雖然當地只有10多個采礦證,但非法礦口就達100多處。長年肆無忌憚的亂采濫挖,以及尾砂、廢水直排入河,造成周邊村庄和河流下游嚴重污染水源。當地政府收受好處包庇礦主,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當地居民告訴記者縣里非法亂采礦的情形很嚴重,有民房因而倒塌,當地一家冶煉厂的污染使得田地無法耕种,農作物絕收。

當地居民:礦山挖出來的礦,到這里搞了一個大厂,現在我們這邊這個冶煉厂污染好大,這個禾苗蔬菜都不敢吃了,种的哪個水果都有損害,都沒收入了,房子都倒掉了,好可惡喔!

當地政府官員以及村干部參与其中,或收受好處,或入股分紅,變相經營,充當保護傘和幕后人,為不法分子通風報信,提供庇護,百姓敢怒不敢言。

當地居民:受到那個污染頭痛啊!學生都不敢到這里讀書,到外地讀書花費好大,就是那個水污染哪個污气好大,有錢就買礦泉水,沒錢就死定啦!打針啊!要花好多錢有的,受到這個污染哪個敢去上訪,給他知道了命都沒了,鄉里的干部都被買通了,他們賺了錢就不敢說了。

湖南郴州擁有儲量居全國首位的鎢、釹、鉍和鉬,儲量居全國第三位和第四位的錫和鋅。离市區10多公里的柿竹園礦區,蘊藏礦物140多种,僅鎢的儲量就占世界儲量的1/4,被國際地質界稱為“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另外,郴州市永興縣的白銀產量約占全國的1/3,被稱為“中國銀都”。由於濫采,當地有“國寶”之稱的香花石已瀕臨絕跡。

新唐人記者陳怡 熊斌采訪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