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歐美財經消息

Facebook

【新唐人】1. 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總裁Janet Yellen表示,美國經濟由於通貨膨脹保持在控制水準,且失業率幾乎為零,因此正朝向高度樂觀(“highly desirable")前進。Yellen現年59歲,今年是設定利率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投票委員,他今天在悉尼的ㄧ場演說中,向聆聽的商業經濟學家表示:「當我們面對極大的不確定性時,經濟卻明顯漸向高度樂觀的道路前進。」

在過去的14次會議中都調升利息的聯邦政策委員們,目前正密切注意通貨膨脹、就業市場及廠房利用率,以決定是否需要再次提高借貸成本。依據12個聯邦銀行3/15所發布的ㄧ項區域性調查顯示,美國大部分地區的一月及二月份經濟,都以溫和的速度前進,消費者及企業支出也持續成長。

2, 三位知道內情的人士表示,摩根史坦利兩位前任高級主管Vikram Pandit 和 JohnHavens在籌募至少20億美元後,計劃在下個月成立一檔對沖基金。

由於這家新成立公司的計畫尚未發布,因此這位知情人士不願具名,但表示Old Lane基金的投資領域從能源市場到印度的基礎建設計畫。Pandit 及 Havens現年都是49歲,一年前離開摩根史坦利的原因是管理階層大變動,導致執行長Philip Purcell遭到撤換,而由John Mack取代。

Pandit及 Havens在因抗議而離職前,將摩根史坦利的股票交易部門打造成華爾街的前兩位,與高盛齊名。Old Lane是今成立的第二大對沖基金,最大的是位於波士頓的Convexity資產管理公司,Convexity是由前任哈佛大學基金投資主管Convexity所成立。

3,在兩次不成功的併購倫敦證券交易所案中,擔任顧問角色的高盛,可能會因為那斯達克上週對倫敦證交所24億英鎊(42億美元)的出價而獲利。依據一份昨天發布的法定申報文件顯示,高盛在那斯達克宣佈出價收購倫敦證交所的3月10日當天,擁有倫敦證交所6百95萬股,佔股權的2.7%。位於紐約的高盛發言人Simon Eaton,不願對公司持股表示意見。

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股價在納斯達克提出併購出價後,跳升35%,也將高盛的持股價值推升2千1百萬英磅。高盛曾協助德國證交所(Deutsche Boerse)及澳洲Macquarie銀行併購倫敦證交所,但都沒有成功,而這次高盛並未參與紐約那斯達克的併購計畫。

中國人:究竟是富了?還是窮了?

常常听說中國人富了。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人均收入讓人羨慕,美國《福布斯》雜志每年評出的全球富豪榜上面,中國富豪的名字日漸增多﹐中國人真的富了嗎?且不說其中的公款消費; 也不說其中的官商合謀、權錢交易。就是把所有這些“富起來”的人加在一起,都只能算是中國人口的少數。而中國人口的大多數,即占總人口80%的農民,以 及下崗工人、失業人員,還有那些往往在一夜之間,就淪為赤貧的拆遷戶,等等。他們,究竟是富了?還是窮了?

僅以貧困人口的增減為例。中國政府聲稱:中國貧困人口僅剩2900万;然而,國際社會卻普遍認定:中國貧困人口至少還有2.1億。而且嚴格按照國際貧困標准計算,中國貧困人口,少說也有4億。原來,中國貧困標准与國際貧困標准大不相同。由世界銀行确定的國際貧困標准是:每人每天生活費低于1美元。由中國政府确定的貧困標准,則是:每人每天收入低于0.2美元。而且,中國的貧困標准,二十多年不變,其間,經濟發展,通貨膨脹,物价上漲,等等,把相對貧困的標准,早已不知提高了多少倍,但中國政府巧玩概念,以舊代新,极大地掩蓋了中國人貧困的真相。中國當局不得不承認,2003年,中國貧困人口不減反增,淨增80万。且不說這一數字有多少水份,至少說明:即便在那么低、那么舊的貧困標准下,中國貧困人口依然在擴大!“改革開放”已經26年,中國人,究竟是富了?還是窮了?如果我們以

“先富起來”的人口對比貧困人口、以及接近貧困的人口,再扣除26年的時間成本,其中的答案,不言而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