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祠堂被毁 不孝子孙愧对先祖

“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欲光门第还是读书积善来。”这是坐落在安徽黄山脚下宏村的汪氏宗祠中的一幅对联。它告诉后代子子孙孙要“尊祖敬宗”,要“读书积善”,而这样的祖训存在于成千上万坐落在民间的宗祠,汪氏宗祠不过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祠堂的由来

立庙祭祖在遥远的古代就已存在。《古今图书集成》中有“帝喾高辛氏始立宗庙”,“帝尧作七庙以享先祖”,“殷制七庙”等记载。这说明五帝乃至夏商时期就已有宗庙。古人认为,国家最重大的事情,一个是祭祀,一个是战事,因此对祭祀的礼制有详细的规范。

影响后世的《礼记》一书记载,周代规定天子可建七庙,诸侯五庙,士一庙。“七庙”的意思是可以祭祀两个远祖和五个祖先(即父亲以上五代),“五庙”的意思是可以祭祀一个远祖和四个祖先(即父亲以上四代)。至于普通的百姓则只能在居室内祭祀祖先。这种礼制对后世祠堂建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大约在战国时期,出现了“祠堂”的说法,彼时的屈原曾“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至汉代,“祠堂”一词则更为常见,今天不少文献中都出现该词。关于“祠堂”的本意,《说文解字》上的解释是:(周代)春天的祭祀叫做“祠”,是动词,这是因为祭祀的物品少,仪式多文辞。祭祀时不用牺牲,用玉器、毛皮和缯帛。“堂”指的是有屋居的正室。“祠堂”的意思就是祭祀的房屋。不过,后世的“祠堂”中的“祠”转为了名词,即祭祀的所在。

北宋文学家司马光在《文潞公家庙碑》中对宋代之前的祠堂的沿革做了阐述:“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官师皆有庙……(秦)尊君卑臣,于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者。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在都邑则鲜焉。魏、晋以降,渐复庙制,其后遂着于今,以官品为所祀世数之差。唐侍中王珪不立私庙,为执法所紏,太宗命有司为之营构,以耻之,是以唐世贵臣皆有庙。及五代荡析,士民求生有所未遑,礼颓教陊,庙制遂绝。宋兴,夷乱苏疲,久而未讲,仁宗皇帝闵群臣,贵极公相,而祖祢食于寝,侪于庶人。庆历元年(1041年),因郊祀,赦,听文武官依旧式立家庙。”

这段话的大意是:先秦时期,天子至官师都有宗庙,秦代仅天子有宗庙,汉代公卿贵人多在墓地建造祠堂,魏晋到唐代,祭祖的庙制渐渐恢复,可建家庙,“祠堂”的称谓被废。五代十国动荡时期,庙制开始断绝。宋朝庆历年后,文武官员都可以依照以往的规制建立家庙,有的又将其称作“祠堂”。

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建立祠堂,是“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他在所着的《家礼》中,提出了完整的有关祠堂的礼制,如祠堂分为三间,外为中门,中门外为两阶等,并把士庶祭祖的建筑称为“祠堂”。自此之后,民间祭祖建筑才普遍被称为“祠堂”,但当时主要是家祠

到了元朝,开始出现了以家族为单位的宗祠,自明初开始,“庶人无庙”的规矩被打破,其后在明嘉靖皇帝时期,允许在家庙中祭祀始祖、先祖,这在当时形成了建宗祠祭祀始祖的热潮,从此直至民国时期,宗祠遍布全国各地,宗祠祭祀始祖也普遍化。

祠堂的功用

通常而言,祠堂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同一血缘关系的家族祭祀祖宗的祠,也被称作“宗祠”、“家祠”、“家庙”等;宗祠下还有支祠、家祠。一类是专为祭祀某一个历史人物而修建的,叫“专祠”或“祠庙”,如孔庙、关公庙、武侯祠、包公祠等;还有一类是祭祀神灵的,如山川日月等神灵。

宗祠在整个家族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遇有水灾火灾,要首先救祠堂,将祖先的牌位、祭器等搬走,其次才是救资产。明清时期,宗祠不仅仅是祭祀祖先的所在,也是家族议事、道德教化的场所,其主要活动包括修家谱、兴学、抚恤、聚会、听训、执法、议事、成人礼以及各种需要告知祖先的事宜。

每到春秋祭祀,全族人等要聚集在宗祠,由德高望重的族长或宗子主持,作礼设祭。清明时期,扫墓前后也要到宗祠祭祀。还有的家族规定,每逢朔望,都开祠设祭,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宗祠祭祀的日子,也是向全族宣讲宗谱的时候。一般在祭祀前,族长或其指派的人讲授先贤之语,宣读族规家法,使族人了解宗谱、家谱,了解如何做人、做事。比如安徽绩溪县南关许氏宗谱中的家训专列一节“首明伦理”:

人与禽兽不同,皆因人有伦理,而禽兽无伦理。读书的贵重,无非他知道伦理,你们农工商贾、妇人女子,目不知书,果能知道伦理,一切事都照伦理去做,便是一个好人,与读书人一样。假如读书人心知伦理,做事不依伦理,反不如你们了。

所谓伦理,一是君臣有义。君王要仁爱百姓,要做仁君,不可做昏君;臣子要尽忠报国,要做忠臣,不可做奸臣,即君明臣忠。二是父子有亲。父亲要爱惜儿女媳妇,必须教训儿女媳妇学好;儿女媳妇要孝顺,还要自己学好,即父慈子孝。三是夫妇有别。做丈夫的须知道淫为万恶之首,必须守正,如果艰于子息,可以娶妾,切不可好色行邪;妇人要从一而终,以贞节为贵,即夫义妇贞。四是长幼有序。做兄长的要爱惜弟弟,做弟弟的要敬重兄长,即兄爱弟,弟敬兄。五是朋友有信。交朋友要交好人,不可交坏人;待朋友要言而有信,不可口是心非;朋友有善事,当劝他做去,有坏事当阻挡他不要做,即以信义相结,终身不变。

结论是:“我于外男妇,大小肯依伦理做事,便是个好人,天地要保佑他,他本身必有好处,子孙必然昌盛;若灭伦悖理,与禽兽一样,天地不容,算不得我的子孙!”

家训中告诉族人要忠君报国,尊老爱幼,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坚持操守等做人的道理,而这大多来自儒家思想,长期浸润在这样文化中的中国人,自然维持着一定的道德水准。

为了让族人时刻警惕,有些家族还将族规家法列于宗祠内,如徽州呈坎村贞靖罗东舒先生祠,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新词八则》八块粉牌。

除此而外,家族中遇到重大事情,如修家谱、推选族长、购置坟山和义田等,也都由族长组织族人讨论。遇到族人违法家法和族规时,比如忤逆不孝乱伦、偷盗、赌博、好勇斗狠、侮辱女性、强奸、通奸等,宗祠又成为审判的场所,族人都可以旁听,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惩戒方式有思过、跪香、接受鞭刑,最严重的是开除出宗,生不能入祠堂,死不能入祖坟。

同样,祭祀先贤和名人的“专祠”的主要功能,也是让世人明晰如何做人、做事,要向哪些人学习哪些品德等。祭祀神灵,则是让世人懂得敬畏天地,不可胡作非为。

煌煌汪氏宗祠

闻名全国的宏村“汪氏宗祠”,名“乐叙堂”,又名“众家厅”,是领有4个支祠的总祠,它座落在月沼的南北轴线上,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

历史上,“汪”姓是个大姓,除了宏村,在福建泉州、江西省德兴市、台北等多地都有或曾有过宗祠,而宏村就是因为“汪氏”的先祖在此定居而发展至今的。

“汪姓”与中国众多姓氏一样,也是周朝“姬”姓王族的后裔。当年,汪氏祖先出生时,左手手掌上的是个“水”纹,而右手手掌上是一个“王”纹。于是,遂赐姓为“汪”。

宏村汪氏76世祖汪辛,即汪思齐,明朝时在山西任运粟主簿。建祠时,汪辛不在家乡,但出资过半,德高望重,村人推崇其妻胡重娘及子仕和、仕隆主事兴建。时县尹黄彪建言取名为乐叙,意为“秩叙敦伦,永履和乐”。族人同意,汪辛并写下《乐叙堂记》,刻在迎门一排六扇屏风上,屏风背面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家训。

乐叙堂由门楼、大厅、祀堂三部分组成,正堂开敞,正对天井。明间正中挂“乐叙堂”匾。中间三幅画像分别是汪氏初祖,徽州、宏村的汪氏先祖,边上一个女子画像是从西递嫁到了宏村的胡重娘,因其设计了宏村的牛形仿生学水系而闻名当地。前厅侧墙悬挂宏村历代贤达。

据当地人介绍,当年汪氏宗祠中家法森严而且公正公平,因此,凡“汪氏宗祠”的决断,数百年来是可以得到当地衙门或者法院认可的。

宗祠被毁

1966年文革爆发后,响应毛泽东号召的红卫兵在全国掀起了“红色恐怖”狂潮,旨在破除“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在这期间,不仅众多文化精英被迫害致死,更有无数文物古迹被毁掉、毁坏,这份清单中包括:

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 改造成了“烈士陵园”;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塚挂上了大喇叭;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众;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孔子的坟墓被铲平,孔庙中的泥胎塑像被捣毁;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被砸成一片废墟;颐和园佛香阁被砸,大佛被毁;王阳明文庙和王文成公祠两组建筑被平毁无遗;太原一百多处古迹一天之内全部毁掉;河南南阳诸葛亮的“诸葛草庐”(又名武侯祠)被毁;书圣王羲之的陵墓及占地二十亩的金庭观几乎全部平毁;合肥人代代保护、年年祭扫的“包青天”墓,也毁于一旦;杭州岳飞坟墓被刨,其被焚骨扬灰;阿拉腾甘得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园被砸了个稀烂;海南明代名臣海瑞的坟墓被砸;湖北江陵名相张居正、北京城内的袁崇焕的坟墓,还有吴承恩、蒲松龄、张之洞、康有为等诸多历史名人的坟墓被挖、被砸、被毁……

祠堂当然也在“四旧”之列,很多地方的祠堂被拆,被毁。据悉,文革前,宏村有祠堂26所,现存2所,另一所尚在修缮之中,其余尽数在文革中被毁。而“汪氏宗祠”之所以能构得到妥善保存,是因为1949年以后改成了粮管所的“粮库”。

而在江西省德兴市泗洲镇中洲村,始建于唐代的环溪汪氏宗祠,之所以得以留存,是因为当地几个农民用泥土、石灰将墙上彩绘和砖雕图案抹平遮盖,才免遭损毁,直到1996年,村民才将墙上泥土和石灰清洗掉.

至于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由石琏溪的汪氏旺族连同其14支异地汪姓宗族合修而成的石台县汪氏共九座宗祠,则在文革中被悉数毁掉。

虽然资料有限,无法知晓全国祠堂的真正数字,但有文章说单徽州就曾有6000多座祠堂,那么全国有多少座呢?而由汪氏宗祠以窥全貌,遍布全国各地的宗祠、祠堂有多少毁于文革?如今还剩下几座呢?恐怕被毁坏的数量是相当惊人的。

祠堂被毁后的恶果

祠堂的被毁,是中共毁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今残存的祠堂,也成为了旅游和嬉闹的场所,再无昔日的功用。而随著作为宗族的精神寄托、灵魂归宿和人性回归的祠堂的消亡,随着一代文化精英的消亡,中共割断了今人与祖先的血脉相连,使其丧失了文化之根,截断了中华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延绵不绝的传承,带给了中国人深深的伤痛。

这也意味着此后的年轻一代只能接受党文化的教育,很难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邻里潜移默化的传统教育和熏陶,也很难知道究竟该怎样做一个有德行的人,他们变成了没有传统文化的一代,而这正是中共毁灭中国文化的真正目的。地下有知的先祖们一定不愿见到这样的“红色子孙”吧。

──转自《大纪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