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决战太平洋 中共金援渗透 美澳军事联防

偌大的太平洋,是否将成为美中对决的新战场?

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展开,习近平将于周末出席峰会,美国副总统彭斯也将与会并发表重要演说,吸引国际瞩目。

尽管美中领导人尚未现身,美中双方的场外战略较劲,早已引发关注。

11月1日,澳大利亚宣布出资20亿美元,协助巴布亚新几内亚在邻近澳洲的马努斯岛重建海军基地,未来将供美、澳海军停泊。

澳大利亚积极出资,是顾虑中共近年对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大洋洲岛国以援建之名进行渗透介入,所以决定先发制人,抢下战略基地,为美、澳海军在太平洋上增设一处踏脚石,亦降低中共海军对澳洲的威胁。

不仅如此,原本中国华为公司准备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兴建网络基础设施,最后美国也紧急与日本、澳洲联手提出替代方案,要与华为竞争,避免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网络设施被中共渗透。

为什么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一岛国,会引来美、中、澳、日如此积极竞争?

太平洋岛链战略 围堵中共扩张最前线

以太平洋岛链防线围堵中共,是美、日、澳等国的核心战略。

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The Hudson Institute)中国战略中心主任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曾披露,中共军方内部有“七大恐惧(Seven Fears)”,其中两项是美方动用航空母舰攻击,以及美方采取围堵战略封锁中共。

而北起千岛群岛,经日本、韩国、冲绳、台湾、菲律宾以至婆罗洲的“第一岛链”,正是美方围堵中共的海上长城。

这些地区不仅因为靠近中国大陆,并且扼守着东海、南海通往太平洋及印度洋的多条航线及咽喉点,形成战略位置极佳的天然防线;加上中国大量仰赖海上货运进口物资,以及南海自然资源丰富等,因此,除了台湾之外,美军在第一岛链上几乎都设有军事基地。

设若中共与美国或美国盟友发生军事冲突,美方除了可在第一时间出动第一岛链上的海军、空军战力进行协防,或封锁海上咽喉点、截断中共物资运补与船舰出入,并可运用第一岛链作为后勤补给和部队移动的节点。

再者,中共自去年起频频对台湾实施空中与海上军事恐吓(近期或因台湾选举而暂停),持续在南海岛礁军事化、并对美军持续挑衅,令美方高度警戒,故而第一岛链的战略地位益发关键。

回避中共导弹威胁 强化第二岛链战略

然而,第一岛链由于位置邻近中国大陆,岛链上的美军基地几乎都在中共的短中程导弹射程范围内,一旦爆发军事冲突,美军基地将首当其冲,战力也受到抑制。

因此,当前美军格外加强经营北起日本本岛,经关岛、帕劳(亦称帛琉)南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第二岛链”,该岛链成为防堵中共扩张的关键防线,或美方向西太平洋进军的跳板——此即为何美、中、澳、日积极布局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主因。

不仅如此,美方日前还调动三架B-2轰炸机和200名空军进驻夏威夷,加强太平洋海上防线。

事实上,中共对于岛链防堵战略心知肚明,数十年来不断谋求突破之道。而今,通过金钱援助渗透太平洋岛国,成为中共近年突破岛链的主要战略。

今年5月,一度传出中共准备在邻近澳大利亚的瓦努阿图(又译:万那杜)兴建永久军事基地,成为中共在太平洋第一个海外基地,引发澳洲紧张关注。

后来中瓦双方相继否认,但也再次凸显中共处心积虑渗透南太平洋岛国、进逼澳大利亚、突围岛链封锁的战略图谋。

美退出《中导条约》 强化太平洋导弹实力

尽管多年来,美军已在太平洋布建深厚实力,但仍有隐患。

据澳洲广播公司(ABC)指出,目前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基地超过250个。不过,受到与前苏联的《中程导弹条约》限制,美方缺少中程导弹的部署,不易制衡中共的海军、空军及导弹力量。

所以,川普10月20日宣布美国退出《中导条约》,要重建更坚实的导弹及核武实力。毋庸置疑,美方首要目的是在西太平洋布置中程导弹,制衡中共。

朝鲜核武威胁未解 加重西太平洋战略地位

虽然中共尚未在太平洋地区建立海外军事基地,但中共仍持续通过金钱援助对南太平洋岛国提供贷款。据估计,自2006年来,中共对这些太平洋岛国的放款金额超过23亿美元。

然而,小国们无力偿还钜额债务,往往被迫让渡部分主权或出租领土来抵债。因此,这类“债务陷阱”仍有可能让中共军方在太平洋取得立足之地,美澳等国不得不高度警戒。

此外,不仅是中共因素,朝鲜也是加重西太平洋战略地位的另一主因。

11月12日,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指出,他们通过卫星观察到20个朝鲜导弹基地,其中至少有13个基地正在进行维护或整建,但朝鲜当局从未承认这些导弹基地存在。换句话说,朝鲜尽管表面上与韩国交好谋和、与美国接触协商,但却仍在暗地筹备导弹发射。

所以,综言之,随着美中贸易战的延烧、中共的对外扩张以及朝核威胁的复燃,太平洋地区的地缘战略重要性必定与日俱增;设若中朝这对“共产兄弟”若再度携手结盟,则引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步步升温。

届时,太平洋或许难再“太平”。

──转自《大纪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