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再祭万亿金融刺激计划 被批“引鸩止渴”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7月31日讯】根据中共国务院近日对外界释放出的风声来看,中共将推出新的财政金融刺激方案来提振中国经济,而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新刺激方案的重要标的。对此,一些经济学家反对中国再次走上债务支撑高速度的老路,更有人批评货币放水是“饮鸩止渴”,短期有效长期有毒。

7月25日至27日,中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西藏林芝、山南、拉萨视察。期间,李克强特意在考察铁路施工现场时对媒体表示:中国政府将扩大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

联系到此前中共国务院本月23日召开常务会议,宣布将推出财政金融刺激方案,外界认为,这表明“李克强版4万亿刺激方案”即将出台,而中西部的基建投资将成为新一轮刺激方案的一个重要“标的”。

中共当年为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曾推出过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结果招来外界持续的批评,指该刺激方案使得中国产能过剩和高额债务的问题更趋严重。

因此,当中共央行本月23日宣布开展5,02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向市场净投放3,320亿元后,中国坊间出现了“货币放水就是饮鸩止渴,短期有效长期有毒” 的惊呼。

有中国网民留言议论称:“国内不是报导了么,一些高端大气的高铁站一天只有几十个人的流量,人少到公交都不去。以后德国标准的高速修到西部,GDP是打了强心针,过后还不是一地鸡毛?”

网友“路过地球”也分析称:“没有外汇储备的增加,而超发货币,基本上是自寻死路。中国以前每年可以从美国赚4000亿美金,从欧洲赚1500亿美金。现在贸易战来了,赚钱不容易了。”

网民“我要真普选”则嘲笑道:“如果印钱可以解决经济问题,那么现在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应该是津巴布韦。”

近来,中国股市大跌,信用债违约纷至沓来,地方政府PPP项目下马,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放缓,社会融资数据断崖式下降。

针对上述糟糕的现状以及中美贸易战的不利影响,《今日新闻网》发文引述经济学家分析指出,虽然中共国务院声称这次推出的财政金融刺激方案将更注重“预调微调”、“精准投放”、“喷灌滴灌”,但当海量资金瞬时而下时,“大水漫灌”其实难于避免。

文章引述中财办前副主任杨伟民日前在一场公开演讲中发表的观点指出,“即使货币放水,就能流入实体吗?即使进入实体,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无非是原有技术的规模放大,不就是再制造新的产能过剩吗?事实上,货币放水不会流入实体,无非是在金融系统和房地产领域炒来炒去,赚钱的是从事或炒作金融和房地产的少数人,受害的是实体和广大人民群众。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去杠杆,不能再走债务支撑高速度的老路”。

文章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的货币发得太多、放水也已经放得太多。按照国际通用的计算方式,国家广义货币的总量和GDP的比值通常是在0.7以内,超过0.7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可是,中国2017年末的M2已达167.68万亿,是GDP的250%,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高,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曲铭)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