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包子鋪申請10次 辦不下門頭招牌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24日訊】上海一店鋪申請近10次都辦不下門頭招牌,當地街道工作人員稱需要「社區規劃師」審核。網友批評「就會折騰老百姓」。

5月20日陸媒報導,上海徐匯區廣元路172號一家包子鋪的店主趙先生訴苦,店鋪已營業一個多月了,但是仍然處於無招牌的狀態。他反覆遞交店招設計方案,均未能通過審批。

趙先生表示,今年過年前,他租下這個門面。3月初,店鋪開始裝修,他讓店長同步辦理懸掛店招的手續。根據當局規定,需要通過天平街道的微信公眾號「治理雲」模塊,在「限額工程備案」中向街道相關部門提交店招設計方案,通過審批後方能施工設置。

包子鋪店長薛先生的手機後台顯示,從今年3月7日起,他已經先後11次提交審批申請,除去重複的提交,僅店招效果圖就製作了7個版本。但是,每次提交申請後,總是被以各種理由打回。

店長說,「一會說字體高35厘米太大了需要縮小,一會說字體顏色太亮了,一會又說不允許用反光材質,一會又說字體外發光不允許,只能反覆調整後重新提交。」

4月13日,店長提交的最後一個版本終於審核通過。沒想到,4月29日街道又打電話來稱,店鋪門頭不能凸起,需要將凸出部分拆掉。

兩名街道工作人員聲稱,除了街道層面審核,店招還要提交給「社區規劃師」進行審核。

報導還說,有此類似經歷的不止趙先生一人,如上海浦東新區博興路上的一家店鋪,街道當時拆除舊店招時承諾一兩週即可將新店招安裝到位,豈料一等就是兩個月;楊浦區雙陽支路上一家店鋪,過年前就拆除了舊的店招,施工負責人稱過完年即可將新店招安裝上,至4月底仍沒有重新安裝;虹口區廣靈四路上的一家店鋪,舊店招去年12月1日被拆除,新店招直至4月底仍沒有安裝。

還有的經營者說,街區在實施店招統一更換時不和他們溝通,有經營者剛花錢裝修好店招,隨後施工人員突然就上門實施了拆除。店主們質疑,既然街區有統一安裝店招的安排,為何不早早告知店主們,避免重複投入浪費資金。

網友紛紛批評:「不折騰老百姓就不來錢」、「 前幾年(指上海封城)他能讓你寸步難行」、「22年是個坎…有洋人在,他們還收斂一些,洋人走了,就現原形了」、 「有時候想想總覺得奇葩,占著資源做點實事那麼難嗎」、「上海終於也成了個笑話」。

(責任編輯:李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