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財富縮水 中國留學生面臨「斷供」壓力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16日訊】疫情後,中國經濟復甦乏力,越來越多的海外中國學生因家庭財富縮水而陷入經濟困境,許多人在網上抒發內心的苦悶,並尋求如何應對的建議。

新東方教育和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市場研究公司Kantar在2023年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打算出國攻讀研究生的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中,27%的人表示他們的資金計劃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在2021年和2022年,這一比例為19%。

中國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隨著前些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更多的父母送孩子出國留學。據中共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達70.35萬人,同比增長6.25%。2019年之後,該部門停止發布該數據。

據中共教育部的數據,2018年,約90%的中國留學生是自費留學,而非獎學金或政府資助。大多數中國家長都提前為孩子的海外留學做好了計劃,很少出現因沒錢而不得不減少孩子海外教育資金的情況。但疫情後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很多中國家庭都感受到了壓力。

自去年以來,在中國版Instagram「小紅書」上,「留學經費斷供」標籤的瀏覽量已超過458萬次。

24歲的中國學生小張目前正在阿拉巴馬州一所大學攻讀設計本科課程。到目前為止,她的父母已經花費了150萬元人民幣(約211,500美元)供她在海外學習和生活。

在2019年剛去美國讀書時,小張從沒想到,有一天,她不得不打零工來支付自己的大學學費。

去年10月,她的父母告訴她,他們面臨現金流問題,無法再為她提供經濟支持。那時,小張手上的錢只夠付三個月的房租,而她還需要再支付一個學期的學費。

「我沒有時間感受悲傷,因為我需要儘快賺錢支付學費和房租。」小張告訴CNBC說。

小張的父親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投資了製藥行業,但此後遭受了巨大損失。他的財富和投資縮水,最終不得不告訴女兒,他無法再支持她在美國唸書,而是願意為她支付回家的機票。

小張開始尋找兼職工作,例如保姆或校內工作,但這並不容易。一個月後,她才在另一個州找到了一份臨時工作。

「從去年11月到今年1月,我每天不得不從早上7點開始工作」,小張說,「那段時間我累極了,沒有時間學習。但至少我賺了足夠的錢來支付下學期的費用。」

小張並不孤單,中國留學生遇到經濟困難的情況正變得越來越普遍。此外,美國和英國等熱門大學學費不斷上漲讓情況變得更糟。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2023-2024學年美國大學的學費與20年前相比大幅上漲,有些甚至翻了一番。

國際學生在英國頂尖大學讀書需要支付更高的費用。英國政府對本地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學費設定了上限,而國際學生支付的高學費是大學的重要收入來源。

(記者李昭希編譯報導/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