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台攜手打造無人機供應鏈是強強合作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5月10日訊】美國國防承包商代表團上週在台灣進行了一系列走訪考察,擬為美台合作生產軍事裝備和彈藥鋪平道路。雙方均聚焦於無人機,希望美台攜手打造無人機供應鏈。對此,台灣專家表示,美國的技術與台灣強健的代工產業「強強聯手」,合作前景很樂觀。

一個由25家美國國防承包商組成的代表團5月2日到訪台灣,隨即在台展開了一系列走訪與交流,而雙方討論的核心議題就是「無人機的技術和生產」。這個代表團由美國太平洋陸戰隊退役司令魯德爾率領,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也隨行。台灣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2日曾公開表示,美國軍工企業這次到台灣不是為賣武器,而是來選擇合作的供應廠商。

目前,美國代表團的考察已告一段落,美台合作打造一個「去中化」無人機供應鏈的呼聲日漸升溫。有專家表示,美國的技術優勢,搭配台灣在中、小型無人機的製造強項,強強聯手下,不僅可提升台灣的國防自主和防衛能力,還能夠讓台籍中小企業有機會納入美國的軍工體系。

本週二(5月9日),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深入分析了美台合作打造無人機供應鏈的前景。

蘇紫雲表示,雖然台灣的無人機產業鏈仍不完整,但代工製造是台灣的強項。台灣不僅擅長製造中、小型商用無人機,還具備半導體、精密金屬加工和信息安全等產業優勢,再加上,台灣中科院也在研發配掛天劍一型(Sky Sword I)空對空導彈、具攻擊力的大型無人機,都有利於美台聯手打造軍用無人機的合作。

他認為,美台合作生產無人機是強強聯合,一方面可以阻卻中共藉由無人機對其他國家滲透,另一方面民主國家的產業合作也有利於爭取國際的市場,進而抵制中資企業無人機的低價競爭。

蘇紫雲分析說,目前中方生產的無人機依靠價格優勢排擠了美國制無人機的市場,但中企生產的無人機只是飛行性能尚可,電子飛控系統卻很弱,目標傳感、任務電腦及電戰反反制(Electronic Counter-Counter Measures)等效能上,仍無法跟美國匹敵。而且中方缺乏先進的芯片,又沒有實戰經驗,軟件參數皆不如美國。相較之下,美國的無人機雖然貴,但效能完整而成熟。

他進一步指出,芯片製造恰恰是台灣的強項,台灣芯片龍頭台積電16納米製程所生產的芯片已獲美國軍規認證,已用於F35戰機。除了芯片外,部分台籍鋁材加工廠也已經是美國F35戰機的供應商,另有複合材料台廠也在為美國阿帕契直升機製作防彈座椅,還有很多台製軍規觸控面板和筆電等配件,也廣泛用於包括F22、F35戰機及悍馬車、炮兵導彈車內,這說明美台之間的軍工業合作將具有全面性。

蘇紫雲還談到,無人機的運作不能單靠無線電,衛星通訊不受干擾才是關鍵,航電系統的重要性遠高於機體。基於美台雙方的高度信任,如果美台若合作,將來台製軍用無人機未來將走美國的衛星系統,可以確保比共軍擁有「更完整、綿密的衛星系統」。

如果美台成功達成合作,在美國技術的加持下,台灣製無人機能有什麼樣的升級空間,又能在台海戰役中發揮什麼戰力呢?

針對這個問題,台灣經緯航天董事長羅正方對美國之音表示,與其它軍事武器相比,無人機具有造價便宜、動員快速的特點,不僅可協助軍備配送,也可掛載導彈發揮戰力。如果美方能進一步提供AI影像處理技術,台灣製無人機在辨識影像的精準度就能升級,增加徵搜穩定度,而在台的供應鏈也可以反過來協助美國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羅正方說:「各個國家都需要無人機系統,如何找到一個能夠取代中國的生產基地,也有一個可信賴的供應鏈,台灣是一個最好的可能。」

位於台北的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的研究員李華球則強調,提升無人機戰力以及未來美台軍工合作的成功關鍵將是芯片和人工智能(AI)。

他說,台灣雖能製造出全球最精密的芯片,但軍工技術卻相對落後於歐美、日本及以色列等國,「如果能夠把(這些)導彈搭上我們的芯片,通過AI、無人機的整合,將傳統武器跟科技武器整合成一個現代的精準打擊武器,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軍工產業涉及機密科技,技術轉移需取得美國政府的授權和核可,以確保雙方互信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對此,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研究員胡莎娜(Sana Hashmi)表示 ,上週美國國防承包商代表團在台灣考察時,有美國在台協會(AIT)官員隨行,這表明美台的軍工合作獲得了美國政府和國會的支持,也展現了美方幫助台灣備戰台海突發衝突的努力。

(責任編輯:李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