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1月26日訊】近期,世界範圍內的中共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呈爆發式增長,各國政府都寄望通過大規模接種疫苗來實現群體免疫。然而,兩位英國醫學專家的研究表明,人類對引發這場瘟疫的中共病毒(SARS-CoV-2)很難實現群體免疫。
英國專家:人類對SARS-CoV-2病毒很難實現群體免疫
全球最權威的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1月15日發表了一篇題為《群體免疫並非可行選項》的論文,引起外界對人類應對中共肺炎疫情方式的反思與憂慮。
撰寫這篇論文的作者是英國的兩位醫學專家——愛丁堡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Edinburgh Medical School)全球衛生管理項目主任斯里達爾(Devi Sridhar)和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臨床流行病學家歌達薩妮(Deepti Gurdasani)。他們對巴西亞馬遜州首府馬瑙斯(Manaus)的中共肺炎疫情的研究表明,即便在高感染率的城市中,人類也難以實現對中共病毒的群體免疫。
據這篇論文介紹,這兩位英國專家去年對馬瑙斯市提供的人群血液樣本進行了抗體檢測,結果發現,去年6月,在該市感染中共病毒的比例已高達66%的情況下,中共病毒在該市的傳播速度並未減緩;到10月份,該市的人口感染率繼續上升到76%。而且,該市2020年的總死亡率也比前一年高出4.5倍。
這項研究還發現,儘管馬瑙斯市的感染率如此之高,但中共病毒在該市的有效繁殖率(R)仍接近1。
病毒繁殖率是醫學界判斷疫情走向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R值低於1,則表明疫情將逐漸消退;R越接近1,說明感染病毒的人數下降的速度越慢,疫情再起的風險也越大;若R大於1,則表明病毒的傳染力很強勁。
兩名英國專家通過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馬瑙斯市即使付出了絕大多數人感染中共病毒的代價,疫情傳播的速度仍然未能減緩,死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這表明人類對中共病毒很難實現群體免疫。
兩位專家還指出,馬瑙斯市群體免疫無效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感染者產生的抗體有效性衰減的得過快,導致人們被反复感染的風險增加。而更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即便身體比較健康的年輕人感染中共病毒後不致命,但多次感染中共病毒,也可能產生嚴重的後遺癥,給人體器官造成毀滅性傷害。
變種病毒和ADE效應帶來的風險
當前世界各國政府都對通過大規模接種疫苗來應對疫情報有很高的期望,但不僅上述研究對人類藉助疫苗實現群體免疫的實際效果提出了質疑,中共病毒的不斷變異也對疫苗所能發揮的作用構成了新的挑戰。
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CD)的研究人員日前發表論文指出,南非變種病毒明顯能躲過三類相關單克隆抗體的攻擊,而且康復期病人血清中的中和抗體,對這種變異病毒株的防疫效應也顯著降低,而當前基於刺突蛋白的疫苗可能對這種病毒株無能為力。
此外,中共肺炎疫苗可能導致接種者發生抗體依賴增強(ADE)效應的潛在風險也不可忽視。
所謂「ADE效應」,英文全稱是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意為抗體依賴性增強。其通俗的解釋是,病毒在感染細胞時,由於某些特殊原因,人體內已有的抗體不但未能有效抵抗相關病毒,反而增強了病毒的感染能力。包括冠狀病毒在內的許多病毒,過去都出現過在人體上發生ADE效應的情況。不少專家已經指出,中共病毒疫苗也存在誘發ADE效應的潛在風險。
大封鎖造成的生命損失可能比疫情本身更嚴重
令各國政府傷腦筋的事還不止上面提到的幾種情況。近期多國醫學專家也發出警告,長時間的封鎖政策,不但防疫效果十分不可靠,而且由此導致的生命損失恐將遠超病毒本身所造成的直接損失。
據美國財經博客「零對衝」(Zero Hedge)近日發表的一篇報導,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傳染病動力學教授史蒂文·賴利(Steven Riley)引用一項研究指出,英國於1月4日宣布全國封鎖後,1月6日至15日的感染率不但沒有降低反而繼續增加。賴利說,「時間夠長了,如果封鎖在有效的發揮作用,我們應該看到疫情數字有所下降,不過當前的研究無法支持這個結論。」
德國內政部洩漏的一項內部研究也表明,嚴厲的封鎖政策使得患有其它嚴重疾病的病人不能及時得到治療,由此導致死亡的人數已超過了中共病毒本身造成的死亡人數。
可以說,人類在中共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危機面前,已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
(記者唐迪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