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內鬥躍上檯面 「地攤」上再擺戰場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6月07日訊】中共兩會後李克強習近平多次公開「擦槍走火」引關注。近日傳出,由李克強力推的「地攤經濟」,不但被叫停,北京還以損害首都形象為由,把「地攤經濟」稱為頑疾。評論認為,這顯示習李暗鬥已升級為明爭。

6月6日,《北京日報》接連發表三篇文章:《北京城管執法部門:依法嚴格查處占道擺攤設點違法行為》、《網傳北京發布「地攤地圖」系謠言》、《北京日報刊評:地攤經濟不適合北京》。

三篇文章的大意是,近日北京市城管委證實網傳北京發布的「地攤地圖」中所謂的109處擺攤地點是謠言。

文章援引有關部門負責人的話稱,過去那種「開牆打洞、占道經營、無證無照經營」的地攤經濟,不利於樹立「首都形象和國家形象」。北京不會發展此經濟業態。

北京市城管執法局稱,當前出現的擺攤設點、占道經營現象,是「違法行為」。市各級城管部門將「加強執法檢查」,處理這類「擾亂市容環境秩序的違法行為」。

上述舉措被認為與中共總理李克強和各地推動的「地攤經濟」唱反調。

「地攤經濟」突然降溫

李克強在中共兩會閉幕日,即5月28日的記者會上再度強調「穩就業、保民生」,並點讚了四川成都開始的「地攤經濟」推動了就業。隨後,各地開始力推「地攤經濟」,甚至出現各地城管邀請市民出來擺地攤的現象。

自由亞洲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6月1日李克強還曾到山東煙台考察,稱「地攤經濟」是「人間的煙火,是中國的生機」。李的講話曝光後,「地攤經濟」一詞開始走紅,合肥市城管局還公開發文,組織大批城管分局負責人去南京學習「地攤經濟」管理。

但到5日晚間,有關地攤經濟的風向突變,中央級的官媒高層紛紛接到中宣部網信辦的禁令,各家媒體均在查刪早前就宣傳「地攤經濟」的報導,就連中央文明辦也收回了相應的文件。

報導說,中宣部下達禁令嚴禁媒體再在報導中使用「地攤經濟」一詞,原因是覺得「地攤經濟」一詞有損政府的面子,這如同一盆冷水,潑向近日被大陸媒體不斷吹噓的「地攤經濟」熱潮。

「地攤經濟」降溫 小販擺攤被打

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中央除了要令媒體對「地攤經濟」宣傳極速降溫外,還出手打擺檔的小販。

6月6日網上傳出視頻顯示,中共北京城管開始打壓擺地攤的市民,有的被打倒在地,旁邊的人喊「別打出問題了」。

還有視頻顯示,擺地攤的市民高喊:「李克強總理都讓我們賣了,你們為什麼不讓我們賣?」

香港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助理教授袁偉基對《蘋果日報》說,「地攤經濟」具有一定的柔韌性,可解決失業問題,讓民眾能夠自行找到謀生出路,同時讓經濟繼續運轉,讓市場需求來作決定社會中的經濟活動。

他說,特別是肺炎疫情讓全球經濟元氣大傷,中國不可能再靠出口來推動經濟,惟有倚靠內需,在這段經濟轉型的時間裡,地攤經濟作為短暫緩衝的經濟政策,確實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

資深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說,這次中央突然要「地攤經濟」急降溫,背後涉及「習李斗」。特別是中共肺炎疫情相對穩定後,兩人對如何恢復經濟有些分歧。

他說,習近平期望儘快恢復經濟生產活動,而李克強則認為要保民生保就業,雖然兩人的施政重點有所不同,但致力令社會穩定的目標是一致。

李克強在兩會閉幕日披露全國有6億人月收入僅1000元人民幣,接著大力推出鼓勵失業人士自謀生路的「地攤經濟」,希望社會不會因為失業大潮而發生動亂。

大陸獨立政治學者吳強說,李克強上任至今一直推動經濟自由,減少許可證審批、鬆綁市場等,但習中央對經濟的控制一直在插手加強,這兩者一直相互矛盾,在過去8年嚴重、對立、激烈,在地攤上最終爆發出來。

吳強分析說,李克強坦承中國6億人月收入僅1000元,實際上也在解構習近平過去8年的扶貧政策的失敗」,透過表明城市中低收入者的存在、瘟疫造成潛在嚴重的大規模失業,然後以鼓勵地攤經濟、鼓勵經濟民粹主義的發展,來對抗習中央政治上的民粹主義,「背後也暴露了國務院處於孤立的狀態」。

吳強續稱,「地攤經濟」、6億人月均收入低,近日都引發大陸大眾的同情與共鳴。而官方在一夜之間降溫地攤經濟,實際上是在淡化。

獨立經濟學者胡星斗分析說,地攤經濟實際上是最原始、最落後的市場經濟,給人感覺是倒退、回到改革開放40年前。所以現在存在爭論,甚至迅速降溫也是正常的。地攤經濟並非不能做,但必須納入法治規範之內,需要規範、出台相關的規定。

(記者李韻報導/責任編輯:祝馨睿)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