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940官兵確診中共肺炎 法國唯一航艦群如何淪陷?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4月18日訊】法國航空母艦戴高樂號」航艦群日前傳出中共肺炎(COVID-19)群聚感染,法國參議院17日引述首席軍醫官的說法發表聲明表示,航艦群的2300名官兵,約有940人確診。

路透社報導,在與首席軍醫官傑內羅(Maryline Gygax Genero)舉行閉門聽證會後,參議院說,戴高樂號(Charles de Gaulle)上500名人員出現不適的症狀。

據法國國防部15日的緊急通報,一個星期前確認船上感染中共肺炎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原本在4月10日病例通報 「只有50人確診」。不料週末(11日)靠港檢疫後,包括「戴高樂號」航空母艦與「騎士保羅號」防空驅逐艦(Chevalier Paul)確診人數卻暴增到668人。

法國國防部14日晚間悲觀地強調:「後續的感染規模將更大、更糟。」

戰鬥群另一艘反潛驅逐艦「拉莫特.皮凱號」(La Motte-Picquet)已全船排除感染,所有官兵可居家隔離14天。但補給指揮艦「索姆河號」( Somme)則傳出疑似病例,目前正「部分隔離」觀察中。

4月12日,戴高樂號母艦船上已出現50多起病例,比預計行程早了11天回到土倫港。(CHRISTOPHE SIMON/AFP via Getty Images)

一路在海上航行,究竟為何會染疫?

「戴高樂號航空母艦」(Charles de Gaulle)是戴高樂級的唯一一艘成軍艦,其不僅是美軍之外、全球唯一一艘使用核子動力的航母,也是法軍當前的絕對主力與海軍旗艦。

「戴高樂號」一路在海上航行,究竟為何會染疫?艦上感染的問題,為何又會在短時間內,癱瘓掉整個戰鬥群的作戰能力?過程中的應變與疏失,又讓軍方措手不及?

據法國《世界報》的回溯,以南法土倫港(Toulon)為母港的戴高樂號,今年1月份出發東進,前往中東執行「反恐任務」。其主要的巡弋任務,是就敘利亞與伊拉克境內的「反ISIS聯軍行動」提供空中火力。

在任務期間,雖然遭遇一系列的中東局勢增溫(美國−伊朗在伊拉克隔空交火,土耳其揮兵進攻敘利亞北境)。但受限於法國國策的戴高樂號戰鬥群,始終未涉入衝突。

一直到3月初接受新任務,戴高樂號戰鬥群才離開地中海,並欲調動到北大西洋與波羅的海巡弋。在新任務的行動中,3月13~16日間,戴高樂號戰鬥群曾短暫停靠法國西北角的「布雷斯特」(Brest)軍港。

布雷斯特地區自3月初開始就已有通報疫情,但戰鬥群在完成補給後,仍按照計劃出海,艦隊紀錄中也未通報異狀。

3月20日,戴高樂戰鬥群以盟軍之姿,協同比利時海軍「利奧波德一世號」(Léopold 1er)共同巡防,但「利奧波德一世號」卻通報「艦上出現感染」的確診疫情。

由於利奧波德一世號與戴高樂號都曾停靠在布雷斯特港,因此比利時海軍同步把疫情通報傳給了法國海軍部與戴高樂號,之後就自行下令「戰艦撤退」返回比利時的澤布呂赫港。

當時的戴高樂號戰鬥群並沒有疑似病例,因此海軍部只要求「各艦自行觀察」,沒有進一步的防疫指示。但隨後,騎士保羅號與戴高樂號就開始出現「水兵發燒、咳嗽與疑似肺炎」的症狀,因艦隊沒有PCR檢測能量,因此戴高樂號只能把肺部掃描的片子送回海軍部、由岸上專家檢驗,但岸上檢測結果卻是「陰性」,全軍任務也因此不變。

當時,海軍部與戴高樂號以為:「病倒的水兵只是『著涼』。」畢竟3月底的北大西洋冷冽海風,往往會讓水手們暴露在-5°C的酷寒狀態下作業,這在海軍生活中是家常便飯。

直到4月4日,戴高樂號上的「發燒病例」開始大幅增加,雖然艦上再度把「肺炎X光」送回岸上等待判斷,但已知「大事不妙」。法國國防部長帕爾麗(Florence Parly)與海軍部於是直接要求「戰鬥群返航」,戴高樂號疫情淪陷的狀況才自此被官方正式承認。

自此之後,艦上的官兵才終於得以「全體檢疫」,篩檢結果竟證實了「大規模的艦上傳染」,35%兵力感染的誇張狀態,亦讓戴高樂號暫時喪失任務戰力。

在部隊忙著救治染疫水兵、軍港忙著安排檢疫設備的同時,法國軍方的應對戰略卻也引發了各界的質疑。

法國海軍部強調,軍方已經成立了「疫情調查檢討委員會」,要徹底清查並檢討這次海上瘟疫的破口原因與未來可修正政策的防疫建議。

(責任編輯:盧勇信)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