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惡化 李克強開會信息量大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9年11月15日訊】中共國家統計局本週四( 14日)發表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儘管中共官媒仍然絞盡腦汁努力進行正面宣傳,也不得不承認「一些行業和產品生產下滑」。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週二在與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舉行的座談會上再次提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並再度強調「六穩」,陸媒指這「信息量太大」了。

《美國之音》14日的報導說,中共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的消費者支出和工業生產繼續減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達到其統計數字開始發布以來的最低點。法新社當天也報導說:「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在今年頭10個月增長5.2,是中國1998年開始發布有關數據以來的最低點。」

中共官媒則一如既往試圖從「正面」去進行宣傳,聲稱「當前工業生產運行總體平穩」,但官媒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受市場需求不足、外部不確定因素較多等影響,一些行業和產品生產下滑,出口交貨值降幅擴大,工業生產下行壓力較大。」

此前,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11月12日主持召開了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這是今年李克強第三次召開這類的座談會。在這次會議上,李克強再次提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並再度強調「六穩」。

陸媒《券商中國》相關報導的標題中使用了「信息量太大」來彰顯這個經濟座談會涉及了中國經濟的重大問題,而李克強在這次會議上表示,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豬肉等一些產品價格上漲較快、企業經營困難增多等矛盾交織,有關機構必須做好「六穩」工作。

外界也已經注意到,中共的官員們在最近一段時間裏對中國經濟的表態,也不再有以往的「樂觀」。在許多公開場合,中共官員對中國經濟的描述紛紛使用「下行壓力加大」或「較為困難」這類用語。

據路透11月13日的報導,中國銀保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在出席《財經》年會時發表講話稱,「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在短期內難以出現趨勢性扭轉」。

于學軍表示,從金融角度來看,中國現正處於去槓桿和穩槓桿階段,資產泡沫開始壓縮,違約風險明顯增加。

他還指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中國貨幣信貸投放的資金過多集中在地方政府及其平台和房地產開發中,由此帶來的問題是:地方政府債台高築,靠出賣土地即土地財政維持運轉,各地土地價格成倍上漲,土地收入大幅增加,並暴富了一大批房地產開發商。

于學軍表示,由於住房、交通、物流等各種成本均大幅提高,大部份生產製造企業出現生存難題,紛紛向東南亞等地轉移生產能力,產業鏈外移現處於方興未艾之中。

此外,于學軍提到非洲豬瘟影響,不僅導致豬肉供給緊張,還導致CPI過快上升。與此同時,中國的衡量製造業價格水平的PPI卻在持續回落。統計數據表明,中國CPI和PPI的剪刀差正在擴大,顯示經濟滯漲正在加劇。而在滯漲格局下,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空間大受局限,在保增長和降通脹之間難有什麼大的作為。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財經評論員徐瑾本月11日發表的一篇署名文章也分析說,11月份,中國央行進行了另類「降息」,將1年期MLF操作的中標利率從上期的3.30%下調到3.25%,也就是下調了0.05%亦即5個bp,這顯示出中國央行正試圖在保增長與降通脹之間謹慎「求生」。

徐瑾分析說,  市場大多數輿論認為,這樣非常微弱的降息幅度,對於經濟增長以及提升通脹沒多大意義。

《華爾街日報》在11月1日一篇題為《美聯儲尚有政策彈藥,中國似乎沒有什麼好計策》的文章中指出,中國經濟近期出現明顯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國房地產存在巨大泡沫,在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的同時,製造業處於萎縮狀態,對中國貨幣政策形成約束力,意味著中國(中共)政府短期內對扶持經濟已經「無能為力」。

(記者唐迪報導/責任編輯:明軒)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