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岩對峙趨緩 美無意捲入 血債派失算

【新唐人2012年5月13日訊】(新唐人記者王海天報導)中菲爆發黃岩主權爭端並形成海上對峙以來,迄今已近月餘。雙方從「文攻」到「武嚇」,至今仍未開戰。據海外南海問題專家稱目前跡象顯示「動武」可能性已大為降低。同時,美智庫人士表示美方並無意捲入一場可能的衝突。外界分析指這將使血債派借機奪權的打算落空。

據中國時報引述新加坡南海問題專家李勵圖的說法稱,中方動武並不代表能徹底解決爭端,反而還會給美國介入藉口,同時更會自毀「和平崛起」的外交形象。

報導說,李勵圖認為菲律賓希望把美國捲進來,因此在外交上步步進攻,十分強硬,讓中國大陸無法不強烈回應。但他分析在南海領土爭端問題上,雙方都可以高分貝「口水戰」,但若真有意外打起來,其實雙方都得不到好處。

李勵圖指出,若動武對中國大陸的影響很大。以中國大陸目前的強勢軍力,一旦對菲用武,將馬上落入「以大欺小」的處境,其苦心經營的中國「非霸權、和平崛起」的國際形象勢必毀於一旦。更重要的是,開戰將給美國維護「航道自由」的藉口,光明正大介入南海爭端。

他分析說,至於菲律賓方面,當亞洲、甚至全球的經濟及貿易都在寄望中國大陸時,中國手裡其實有非常多的方法可以懲罰挑釁的菲律賓;例如最近中國大陸就祭出包括加強檢測菲律賓進口水果、暫停赴菲旅行團出發等措施。

與此同時,中國時報引述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訪問學者、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趙幹城的說法稱,部分美國學者承認此次對峙是菲律賓挑釁在先,是菲律賓帶頭破壞現狀,所以美國無意捲入一場可能的衝突。美國雖然仍持有模糊立場,但模糊之中可見美國不參與的成分更大一些。

另據《解放軍報》刊登一篇評論指出,中菲之間的南海主權爭議,現階段雙方應該走進冷靜期。所謂開戰之說,周邊國家應該可以先喘口氣。

文章分析說,菲律賓有意激化矛盾,想看到北京因怒而戰,而失去理性,引發中美之間的激烈踫撞,從中而得利。對峙中透過武力展現,中方的戰略顯示出了其克制性,在外交上也保留了彈性,畢竟黃岩島還是在中國大陸的管控之下,一切還是會回到踫撞前的原點。所以,中菲間下一步應該是透過外交協商尋求解決的方式,回到外交的正軌來。以目前的局勢演變,開戰的成分應該是比較低的。

對此,海外時事評論人李天笑博士指出,薄熙來被解職和黃岩島衝突同時發生(4月10日)並非偶然。血債派本以為炒大南海衝突是一箭三雕:一方面可轉移胡溫和中共高層追薄打周的視線,另一方面可繼續維持和擴大江系在軍隊的影響,再一方面可陷胡於兩難——如胡不注重南海衝突,則輕可弱化胡在軍隊權威,重可扣上喪權辱國的帽子;如胡捲入南海衝突,則被迫弱化對薄周的追查。

李天笑分析說,但形勢走向表明胡溫沒有中計,反而將計就計把處理黃岩島衝突的主動權從梁手中拿過來,反過來用打黃岩島加強自己在軍中的權威。胡之所以在黃岩島事件上表態異常強硬,是把梁“轉移視線”的陰謀轉化為加強自身在軍隊地位,以便擒周打江及對江系血債派進行最後清算的一個部署。

獨立評論人士唐靖遠也指出,血債派與菲國部分政軍界人士本就關係密切。此次菲律賓一反常態主動挑釁擴大事態,背後被指有血債派影子。對窮途末路的血債派而言,策動領土爭端可能是其借勢攬權並佔領“愛國主義”制高點的絕好機會。一旦鹹魚翻身,血債派極可能仿效當年中越法卡山故例,先打下後再在交易中拱手相送。所以,以高壓態勢取得輿論優勢,綜合以政經手段多管齊下,最終達成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意圖,讓血債派的圖謀徹底落空,不失為明智之選。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