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蔡蕙如華盛頓二十二日專電)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提出的七千億美元清理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方案還未上路,其成效已遭此間不少經濟專家質疑,一些人甚至憂心,這項方案可能反而讓美國目前脆弱的經濟回復速度更慢,重蹈日本從前經濟危機的經濟長期低迷。
這項斥鉅資,希望系統性解決金融體系壓力根源的方案,目的是欲藉由清理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全面而系統性解決金融體系壓力根源,類似美國政府一九九零年代初期成功運作的資產清理信託機制。
不過,對於這個規模龐大,被視為是美國一九三零年代以來,對金融市場最大的干預措施,包括前白宮經濟顧問漢克在內不少專家都憂心,這項匆促提案恐隱含風險。
一些經濟學家分析,這項方案與先前的資產清理信託機制不同處在於,從前的機制購買的是倒閉機構資產,政府不需決定接收哪些資產,但鮑爾森提出的規劃,則是在企業倒閉前,以拍賣方式收購其不良資產。
專家指出,這意味政府有可能付出較高代價,購買這些資產;一些先前以低價購入次級房貸證券的投資人,也可能藉由將其轉售給政府得利。另外,政府的購買,可能反而減緩了市場透過強併弱復原的平衡機制,延緩經濟復甦時間。
前白宮經濟顧問、現為華府智庫卡都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的漢克更憂心,美國情況會類似日本先前經濟危機發生時的房地產泡沫、銀行危機與下錯猛藥的政府干預。
他也批評,支出大量增加,是將經濟置於難以為繼之路。
此外,由於影響美國此波經濟放緩的因素眾多,包括在前聯準會理事主席葛林斯潘任內持續低利率引發的經濟泡沫,伊戰與阿富汗戰爭鉅額開銷,以及景氣循環問題等,因此,不少專家即便未對方案表悲觀,也仍認為衰退恐難以避免。
位於紐約的一知名投資顧問公司研究部則指出,經濟基本面仍未因此改變;美國依然有負債累累的消費者,而他們正面臨就業狀況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