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有毒食品、藥物再引關注

2008年02月21日美國
中國大陸出口的有毒水餃在日本引起的風波,尚未平息之際,日前又發現大陸製造的有毒包子和魚片。與此同時,荷蘭也發現中國大陸製造的有毒藥品。一系列事件,使中國製造的食品與藥品安全,再度引起世界廣泛的關注。以下是記者的整理報導。

日前,數名日本顧客食用從中國進口的“青島韭菜肉包子”後感到不適,日本衛生部門在他們吃剩的包子原料內,檢測到含量0.64ppm的甲胺磷。日本《朝日新聞》近日報導,日本香川縣贊歧市的食品公司“香西物產”也宣布,該公司在中國大陸工廠加工的冷凍青花魚片被檢驗出含有有機磷農藥成份的二氯松,該公司已盡速回收。

此外,德國醫生報網絡版報道,荷蘭海關查驗了一批用“植物”提取製造的偉哥膠囊,這些藥品中所含的有毒成份大超劑量。荷蘭衛生當局警告說:服用這些藥品可能會導致死亡。而美國工廠Baxter使用中國常州一家工廠加工原料生產的肝素,已經造成350例嚴重過敏,其中4人死亡。目前這種肝素已停止生產,事件正在調查中。

而就在前幾天,巴拿馬當局剛就2006年大規模中毒事件完成了總結報告。這份報告說,2006年,至少有174人服用一種來自中國大陸工廠的咳嗽藥劑得病,其中115人死亡。

接二連三被檢驗出的有毒食物和藥品,或者是由中國大陸製造,或者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原料,從而再次引起世界各國對中國大陸產品安全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