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5年8月5日訊】【世事關心】(14)“叛逃者”的故事:中共官員及外交官公開出逃的內情及原因?
主持人:6月初從中國領事館出逃的外交官陳用林可能從來都沒有想到過他會成為全
世界媒體關注的人物。這位原中領館的一等秘書和其他的幾位中共官員公開出逃的
事件以及他們暴出的中共政權的內幕近兩個月引起世界範圍的廣泛關注。對於這件
事情的內情和背後的深層原因我們來看王培的特別報導。
旁白:在過去的四年裡,陳用林的主要任務就是類似這樣的工作。作為中國駐澳大利
亞悉尼總領事館的政治參贊,他負責組織實施各種反法輪功的活動,監視拍攝法輪功
學員和各種所謂政治異見人士在悉尼的活動,蒐集他們的名單,並把這些資料傳送回
中國的安全機構。
然而在2005年六月四日,陳用林卻出人意料的突然出現在悉尼民眾舉辦的紀念六四
,告別中共的集會上。他公開批評中國政府,並表示脫離中國共產黨。
陳用林: 我希望中國政府能夠儘快進行政治改革。雖然現在中國經濟很好,但是國內
人民仍然沒有自由。 沒有集會自由,沒有宗教信仰自由.
旁白: 一週前,37歲的陳用林離開了他§政治領事§的外交官職務, 向澳洲政府提
出申請政治庇護. 他表示,他已經無法再忍受中共政權拒絕進行民主改革和對法輪
功的迫害
陳用林:剛開始對法輪功不怎麼了解,當然是堅決執行中央有關的“針鋒相對,主動
出擊”的政策。對法輪功不可避免的有些過激的言行。但後來通過逐漸和法輪功學
員接觸,了解他們,研究法輪功的系統的理論,我發現再做下去就是違背我的良心
了。我就不能再做下去。
旁白:除了對法輪功學員的迫害,陳用林還向媒體揭露了中國在澳大利亞有一個上千
人的間諜網,除了竊取軍事和商業秘密, 這些間諜主要的目標是影響和滲透,甚至控
制澳大利亞的方針政策.
陳用林:特別是目前在海外的華人社團,中共千方百計對華人社團進行滲透與控制。
從精神上進行控制。在華人社團裡好像感覺有兩個政府,中共政府實際上比當地政
府更強大
旁白:這些消息令很多人感到震驚和不安。然而常識告訴我們, 間諜作為國家與國家
之間外交的一部分,幾乎在人類社會存在以後就一直存在著, 有時甚至還是外交中關
鍵的一部分. 因為人們總想知道牆的另一面發生了甚麼?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甚至還
有一座國際間諜博物館.
在間諜博物館的這個展廳,陳列著世界各國間諜機構的標誌. 博物館館長彼得.俄內
斯特退休前曾經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工作36年,其中20多年是從事秘密工作的。他是
中央情報局高級智囊團的成員.他人為, 雖然同樣是從事間諜工作, 但還是不同國家
的間諜還是有區別的.
間諜博物館館長 彼得.俄內斯特:
間諜工作主要是秘密的收集情報, 但是當我們談到國家對國家的時候,通常國家之
間是有區別的,他們信 守的價值觀是不同的。比如在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就是兩
個不同信仰的國家,為在前線的蘇聯克格勃,它執行的是這個共產黨國家的價值觀。
它實行對自己人民的 恐怖政策,剝奪那些我們認為一個政府應該給予人民的自由和
權利。因此這種價值觀的不同,也造成了間諜工作的不同。舉個例子,如果我們看
看冷戰期間的叛逃 者,有很多很多的人(包括間諜)因為理念的原因從蘇聯或者它的
同盟國逃到西方:英國、美國、法國或德國等等。他們相信自己是從一個類似監獄
的國家逃到一個 更加民主、自由的國家,雖然不是盡善盡美,但比他們自己的國家
要好。相反,只有很少很少的人是反方向叛逃的,幾乎沒有人叛逃到蘇聯去。因此
我認為這反映的 是國家之間信守的價值觀的衝突和對立造成了這種不同
旁白: 在間諜博物館的冷戰部分,有一個模仿原蘇聯克格勃領導人斐里克斯.德辛斯
基的辦公室設計的展廳. 牆上是這位特務頭目的名言“我們實行有組織的恐怖”
冷戰期間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對峙,使西方對來自共產國家的逃亡者表
現出了極大的歡迎。
但是15年後的今天,中國取代了蘇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共產黨國家,而取代冷戰的,
是全球經濟的一體化。近年來, 中國成為澳大利亞的第三大貿易夥伴. 每年的貿易
額高達227億美元. 當陳用林逃離中領館申請庇護的時候, 兩國正在洽談一個新的自
由貿易協定. 這個協定將給澳大利亞帶來上億元的利益. 因此,澳洲政府對陳用林的
投誠沒有表示很大的興趣, 相反, 澳洲當局在他陳用林提出政治庇護申請不到二十
四個小時便拒絕了他的請求,並在沒有對陳用林採取保護措施的情況下, 立即向中
領館核實陳用林的身份, 實際上是將他的出逃通知了他的上司。陳用林的出逃之路
陷入困境.
美國科羅拉多州眾議員湯姆.坦奎多:
我們可以看出當中國成為一個經濟大國、步入世界的時候,中國對世界所造成的變
化和影響。這些變化主要是由經濟貿易往來引起的,對美國而言即是最惠國待遇 (PNTR)
等等。這些貿易造成了一個形勢,就是把中國變成了經濟上的龐然大物。它在經濟
方面有了比以往更多的能量。如果中國僅僅在軍事上對美國和西方構 成威脅的話,
我們可以有非常強硬的立場。面對陳用林事件,澳大利亞政府會眼睛也不眨的同意
陳用林的請求。但現在的情況是經濟上的,我們都希望與中國有經濟 貿易往來,我
們,還有澳大利亞就在這件事情上就有所擔心和顧忌。這就是目前世界面臨的現實
問題。而恰恰由於我們的幫助,如給予中國永久的最惠國待遇等等, 造成了這樣的
讓人哭笑不得的局面。
旁白:
與澳洲政府的態度相反, 澳洲民眾對陳用林逃離中共和揭露其在澳洲的間諜網表現
了極大的歡迎.
在接下來的幾週內, 很多媒體採訪並報導陳用林的故事. 許多民間團體支持陳用林
的逃離, 在陳用林的女兒就讀的學校, 家長們集體簽名上書澳洲政府, 希望給予陳
用林一家幫助.
許多海外團體和澳洲民主黨議員也公開對陳用林表示支持, 提供幫助.
陳用林的公開爆光觸發了另一位出逃澳洲的曾在中國天津國家安全部門任職的郝鳳
軍也公開站出來.他表示,中國在海外確有大規模的間諜網,他本人是中國專事迫害
法輪功學員的機構610辦公室警察與見證者.
不久, 第三位匿名的出逃人士通過他的律師也發表了類似的聲明.
6月28日原遼寧省瀋陽市司法局局長、三級警監韓廣生在多倫多打破沉默,向記者披
露了他所知道的、更多的迫害內幕。
7月8日, 經過43天的考慮,澳洲移民局終於發給陳用林一家永久保護簽證. 陳用林
一直懸而未決的身份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終於畫上一個圓滿的符號。
主持人:從陳用林到韓廣生,再到7月初爆出的比利時中國商業間諜出逃。在短短的
一個月時間裏接二連三的中共體制內官員的逃離,不僅如此,他們還都選擇了公開
曝光內幕,同時聲明退出共產黨. 不得不讓人問這樣一個問題:這裡面到底發生了
甚麼事情?廣告回來之後,我們請專家為我們分析中共官員叛逃背後的深層原因和
背景
[休息]
旁白:
現年53歲的韓廣生原來在中國有很舒適的生活. 身為遼寧省瀋陽市司法局局長, 他
有單位提供的170平米4室一廳的住房、免費提供的伙食、汽車和很有希望更上幾層
的仕途等等體制內的好處.
然而2001年9月, 他卻以商務考察的名義在訪問加拿大時逃離. 從此在人生地不熟的
多倫多住在十幾平方英尺的地下室、靠打工維生.
他為甚麼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韓廣生:
為甚麼?首先就是我說的一點,信念的問題。我有20多年黨齡。1980年3月5號加入
中國共產黨。在南開大學七七級學生中第一個加入共產黨的。因為當時是那麼一種
信念,跟著共產黨為人民造福。也確確實實是想跟著共產黨把社會改造的更光明,
更溫暖。真是這樣一種信念。所以畢業以後,一些大的機關沒有去,投身到瀋陽市
公安局,從一點點做起。覺得可以扶正祛邪,伸張正義。後來一點點發現根本不是
那麼回事。發現中共、中國就像一個蘋果,從核開始逐漸向外已經腐爛了。政治上
的信念和共產黨已經格格不入了。其次看到那麼多腐敗,我又身在官場之中。在這
個場中,我覺得我很難把握自己。如果我不去隨波逐流,我會被視為異己。如果我
隨波逐流,說實話,說不定哪天我也會淪為階下囚。這也是很可能的。所以我無論
從哪個方面考慮,就像我在辭職報告中說的那樣,我感到官場太黑暗,太殘酷。所
以我要急流勇退,我要換個活法。
旁白:
對很多人來講, 韓廣升的經歷,體驗, 和選擇是需要極大勇氣的, 然而對俄內斯特先
生來說, 高級官員脫離共產黨並不是新鮮的事.
間諜博物館館長 彼得.俄內斯特:
我認識許多叛逃者,他們的感覺是受騙上當了。對他們來說,要升職成為官員,你
必須是共產黨員。雖然共產黨舉“共產主義的旗作為指導,但他們發現在現實中 卻
不是那麼回事,那些掌權的人僅僅是像利用宗教一樣利用共產主義的說詞,把人們
吸引過來,但卻他們卻完全不是像他們說的那樣管理國家的。他們確實感到受騙 了。
旁白: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前蘇聯和東歐各國共產黨政權相繼垮臺,世界共產主義運動
土崩瓦解。但實行所謂“改革開放”政策的中共卻異乎尋常地“延年益壽”,彷彿
是個改良進步的例外。然而這場從上到下無所不在系統性的和制度性的對法輪功的
殘酷迫害發生之後,卻打破了許多人的幻想, 郝鳳軍就是其中的一個.
郝鳳軍:
我叫郝鳳軍,今年32歲。原先在大陸是天津市公安局國保局610辦公室四隊民警。我
們到南開分局之後,在預審室看到另外一個民警穆瑞利拿著一根鐵棍。站在預審臺
那兒。孫悌就做在預審凳上。女民警就看到他的後背都是黑紫色的。還有兩道20多
厘米長的裂口。當時穆瑞利說“沒事這是我打的”。後來我們610辦公室主任趙耀增
也是說“不要把這件擴大,影響不好。通過這件師呢,可以說是對我人生的一個重
大改變。我認為作為一個警察只能是去抓真正的壞人,地痞流氓。並且這個孫悌還
有一個孩子14歲。他也在上學,至少這個孩子無家可歸,流離失所。
旁白:
許多人對陳用林, 韓廣升和郝鳳軍的良知和脫離中共的勇氣感到欽佩. 但是人們同
時也認為, 與追求自由民主思想的理念相比,目前大多數中國人注重的是更實際的東
西.
美國科羅拉多州眾議員湯姆.坦奎多:
中國的經濟狀況如果對一般的中國人來說確實在好轉,這從廣義來說會“馴化”他
們。他們會越來越不願意走上街頭,去做任何推翻政府的舉動。我認為大多數人追
求的是更好的生活,毫無疑問。衣食住行,只要給他們這些他們就會不太管其他甚
麼了。
旁白:
坦奎多議員的看法代表了相當一部分西方社會專家和學者的認識. 然而近幾年的統
計報告顯示,大規模民眾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暴力衝突事件正在中國逐年上升.
據紐約時報2004年底的報導, 2004年一年之內,中國各地有超過6萬起民間與官方的
衝突, 暴動和公開抗議事件發生。
韓廣生:
我認為西方人很難真正的了解中國。很多人看到的中國是一些表面現象,或者是暫
時的現象。中國這些年經濟確實有發展,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確實也有很多的建
設。這個都是不該否認的。但是另一方面,經濟上也存在著諸多的社會矛盾。貧富
差距,分配不均。更主要的是中共這麼多年來在政治體制上沒有做任何的改革。懾
於國際輿論的壓力,偶爾釋放一個異見分子,做一點姿態。但是在根本問題上沒有
絲毫的進步。現在中國是甚麼狀態呢?據我在的時候我體會,首先是中共內部,特
別是內部的各級官員,已經是人心渙散,離心離德。沒有人再相信中共。那麼身在
中共的體制內又沒有辦法。所以人人都戴著面具,就具備了雙重性格。會上講的是
一套,公開表態是一套,私下裡說的想的又是另一套。接下來在這樣一種沒有統一
思想,統一意志的情況下。很多人就開始乾脆撈點實惠吧。於是貪污盛行,腐敗不
可制止。所以許多官員自己也看明白了,說“不反腐敗會亡國,反腐敗亡黨”。像
我所在的瀋陽市,我出來之前查“慕馬大案”。正局級以上幹部,一直到省長一級
的,20多人就進去了。都被抓起來了,判死刑判有期的判無期的都有。那麼其實查
哪個城市,我相信差不多哪個城市的領導班子都會垮掉。瀋陽市並不是孤立的。只
不過別的城市沒那麼查,查別的城市照樣。查哪個,哪個都夠,都可以爛掉。現在
是甚麼情況?那些被查出來的就倒霉,那些沒被查出來的,還在臺上的就趕快批判、
懲處那些被查出來的。趕快劃清界限,趕快發表聲明。其實過了不久,很可能他自
己也走了同樣的道路。
旁白:
2004年11月19日,時報發表了系列社論,成為自中共建黨以來,
第一次系統、全面的剖析其理論和本質的重大事件.
隨後的八個月裡,3百萬人士在大紀元網站上發表退黨、退團、退隊公告。不少人在
公共場所張貼退黨聲明. 各種有關九評的研討會,聲援遊行也在世界各地不斷舉行.
退黨浪潮使中共領導人擔心其會導致共產黨的解體, 7月7日, 中組部副部長李景田
在新聞發佈會上聲稱退黨大潮是謠言. 與此同時, 中共卻在全社會掀起了一場所謂
“保持共產黨先進性”的運動
美國自由之家副主席的馬克.帕爾默:
我們看到在1989年民運發生的時候,很大一部分中國人還沒有看清中共的體制是一
個即將崩潰的系統,是一個腐敗了的系統。而我在匈牙利變革前夕看到的是, 匈牙
利人民知道共產黨體制是不好的,他們可以看到邊境那邊的奧地利,因此匈牙利的
人知道共產黨體制不好,終將崩潰。1989年中共政權正在改革,如果鄧小 平不是出
兵鎮壓,中央政府或許會和學生協商,會自然變成一個好的系統。但現在胡錦濤周
圍的所有官員都知道這個系統已經是過時的、非法的、錯誤的了。國家安 全部知道,
軍隊知道,整個社會都知道。
帕爾默說,現在正是一個歷史轉折的時刻。因此“九評”就非常重要,它完整、系
統的把人們知道的事情整理出來,成為強大的力量。所以說這個轉折即將開始。
帕爾默說,有一件事情非常有規律,那就是西方的分析家、評論家、學者們等等,
他們從來沒有事先預料到巨大政治變革的來臨。
帕爾默認為,當今一代的精英們最失敗的地方不是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最
失敗的是,他們拒絕看到印尼的學生們已經在拋棄舊王朝的集權者,菲律賓也是這
樣,智利、阿根廷、中美、中歐等等都是這樣。非常有規律。他們總是在事件就要
發生的前夕仍舊在說,這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分析家們認為,中共政府通過孤立和淡化處理衝突和矛盾的方法, 至今為止
成功的把民眾的不滿和憤怒限制在針對地方官員和個案上, 還沒有延伸到中央政府
. 然而問題是這種狀況還能維持多久? 中共是否還能夠獲得人民的信任?
當澳洲政府在7月8日為出走的中共外交官陳用林一家批准了保護簽證時, 甚至連中
共駐澳大利亞大使傅瑩也承認, 這將打開出逃澳大利亞的洪水大門。
事事關心,我是蕭茗。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