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以“惩罚”管教孩子 会招来这些后果

上期我们讨论了如何运用一些重要原则,来安抚幼儿的坏脾气。但是有的妈妈说,“黄医生,我家的孩子不是普通的坏,你教我的方法不管用,他一发脾气就会乱丢东西,还打我,怎么教啊?”

当和蔼的认同或转移他的注意力,都无法安抚及纠正孩子反复的“野蛮行为”时,那我们就必须探讨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再重新引导和让孩子认知他的行为。

定义“红灯行为”

有时候,小孩会出现您无法容忍的行为,例如打人、吐口水、咬人、抢东西等。又或是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如外出时不愿意牵大人手而独自横穿马路,拿大人的剪刀玩耍等。这不是普通的发脾气,而是极端的行为。这时候,父母就不该运用之前所提到的“认同与转移”的方法。

说到这里,很多父母都会心有戚戚地点头:是的!孩子一直都有这种极端的坏习惯,例如只要成人不依他,他就会马上打人、乱扔东西等,即使你阻止了一次他还会不停地重犯。

每一个父母对这种“红灯行为”有不同的定义,但只要您认为孩子的某些行为是极端的、危险的、或触犯了您的家庭规矩,我称之为“红灯行为”,就应该纠正。

惩罚管教,不只引来怨恨

很多父母会用一些惩罚方案去纠正孩子这些“红灯行为”。

惩罚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正面惩罚,例如罚孩子站到角落,直到认错为止;或反面惩罚,例如没收孩子最喜欢的东西,或罚他不能看电视,或对他不理睬,说“妈妈不爱坏孩子”等。

不管任何一种,我认为惩罚达到的目的仅仅是暂时停止了孩子的不当行为,却不能“纠正行为”。而且惩罚是强迫性的一种威胁,即如果当时孩子停止了那些行为,只是因为他害怕你的惩罚,而没有“认知”他的错误行为。

但即使孩子认同了,却是因为你的惩罚而引出的强迫性的认同,在他幼小的心里可能会对你产生恐惧,而失去对你的信赖。

这样长大的孩子,不会和你分享他内心的世界,因为他认为要是你不赞同他的行为,他便会得到惩罚。

另一个可能性,便是孩子会开始怨恨,他会恨你每一次都威胁地强迫他认同。当他长大后,会有“被释放”的感觉,不再受您的“威胁”,而产生更叛逆的行为。较大的孩子,其实很多时候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且会让父母生气,即有认知性,但他偏偏要做,就像很多成人都知道抽烟有害健康,但还是会抽一样的道理。

再加上当您在惩罚孩子时,难免会说出或做出不当的言辞或行为,例如孩子不愿意被惩罚时,如罚站等(大多数的孩子都不愿意),您会生气的说“你现在给我去那边站好,再不去,我就拖你去!”,结果您很可能会真的把孩子拖到角落,这免不了孩子歇斯底里的大哭大叫,那到底是谁“野蛮”呢?

那我们该如何纠正孩子这些“红灯行为”?不去理会或忽视他?当然不是。既然家长们都会说这是孩子的“坏习惯”,下期就让我们从“如何纠正坏习惯”开始讨论。

文/黄彦鈜(幸福儿科诊所院长)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李红)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