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笑话一担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7月05日讯】俗语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秀才是古代的知识份子,在科举时代可以说是政府官员的“预备科”,秀才的风度、器识成了映照社会文化、道德水准的一面镜子。看清代石成金的《笑得好》笑话集子,反映清代时秀才的“笑话”已经不少了。

笑话一担

清朝有个秀才,年将七十,意外得一子,就取名“年纪”。
不久后,又生一子,这娃儿像是能学文读书的模样,因此取名叫“学问”。
次年竟然又生一子,秀才笑着说道:“如此一大把年纪了,还生这娃儿,真是笑话啊。”便叫这个孩儿“笑话”了。

等到三个儿子长大,没有事做,就叫他们都入山打柴。
三儿打柴归来,秀才问道:“三个儿子谁打的柴多?”妻子回答说:“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些也没有,笑话倒有一担。”

石老*评语:“有年纪而无学问,已是笑话,何况更有笑话乎!”

秀才断事

两个乡村白丁说起梦想,竟而发生了争执。
一个说:“我如果有百亩稻田就足够了。”
邻人听了心中不爽,就说:“你若有百亩田,我养一万只鸭,吃尽你的稻子。”
二人就这样争来争去、斗来斗去,没完没了,于是要告官。

两个人却不识衙门长得啥模样?经过儒生学校,看见红墙大门,就互扭着进了门。
刚好看到一个秀才在厅堂上,他们以为是官员,就各自告诉。
秀才听了,说道:“你去买起田来,他去养起鸭来,待我做起官来,才好代你们审这件事。”

秀才让鼠蜂

鼠与蜂要结兄弟之盟,请一个秀才主盟。秀才不得已去了,自己排行老三。人家知道了就问他:“公为何屈身鼠辈之下?”
秀才回答:“他俩一个会钻、一个会刺,我只好让他们一些罢!”

石老评语:“不会钻刺的,才是个真秀才。”

*《笑得好》作者简介:

清代乾隆年间江苏扬州人石成金(字天基,号惺庵愚人)留下中国十八世纪的笑话集《笑得好》,共二集约二百则笑话。石成金是清代的医家,他不仅诊断个体的病情,更是洞察了整体社会善性佚失的病情,开出了“笑话”为药方、为针砭,愿以“笑话”为提振世道、回复人心善性的“度世金针”。他在〈自序〉中这样说:“人以笑话为笑,我以笑话醒人;虽然游戏三昧,可称度世金针。”

石成金是医家,也学佛,认为人性本善,是因为物欲昏蔽了善性、败坏的风气堕落了人心,沾染成痼疾,医药也难痊。所以他以“笑话”为针砭。他希望听到他的笑话的人,入耳发笑,而且入耳警心,这就是《笑得好》的人,这一来,“人性之天良顿复,遍地无不好之人”。

石成金在近三百年前已经意识到:世道人心败坏已经是沉痾痼疾,不下猛药已经救不了世人了!他在〈自序〉中说:“予谓沉痾痼疾,非用猛药,何能起死回生”?过了近三百年后的今天来看《笑得好》,犹然是笑话中的奇宝,博君一笑、醒世顿悟。

──转自《大纪元》有删节

(责任编辑:张信燕)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