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漫话“改革开放”与中国人的幸福感(7)

除了买不起房和看不起病,压在当今中国百姓头上还有一座“大山”——上不起学

众所周知,上世纪末,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轮教育产业化的热潮。这之前,上大学虽比较难,但费用并不算贵,至少普通民众还承受得起。这之后,大学不断扩招,跨入大学校门不再是难事,但学费却呈几何级数增长。

资料显示,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年间,中国国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倍,而大学学费却猛涨了约20倍。1997年大学生的平均学费只有800元,而到2000年已急速跃升到3,550元,2001年又普遍上涨到5,000元左右,这还只是个基数。现在的大学,已经分为A、B、C三类。所谓的5,000元左右的收费仅是针对一类本科而言,二类本科的收费就要6,000-7,000元了,三类本科的学费更高,每年达10,000元。有数据说,中国现阶段大学费用支出,包含学费、住宿费等所有开支平均每年在1万元以上,是世界最高水准的3倍以上。这还是10年前的行情,如今的价码涨得就更高了。

沉重的学费负担使许多穷孩子上不起学,也压得许多贫困家庭直不起腰来。2005年8月17日,《财富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谁让我们上不起学》的报导,让人读了不禁唏嘘。

报导说,2005年8月4日,贵州省某医院门前,“为女求学愿卖肾”的告示刺痛人心。这位卖肾的中年妇女是贵州省一个偏远山村的农民,她的女儿张溪以615分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张溪和母亲抱在一起以泪洗面。张溪真的高兴不起来,8,000多元的学费对每月仅靠200多元的低保金维持生活的母女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因高学费压力导致大学梦破灭的绝不止张溪一个人。

2005年8月,当一纸录取通知书发到黑龙江省某乡李伟家时,父亲低着头对他说:“儿子,咱们还是别念了,爸实在是拿不出这些钱来了。”李伟知道,为了让他们哥俩读完高中,高二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卖掉了住了20多年的房子,还了以前欠下的债务,给他和弟弟交了学费,他们爷仨现在还住在爷爷的家里。看著作为一家支柱的父亲双目噙泪、满面羞愧与无助的神情,李伟真正地感到了生活的残酷。

据统计,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要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重费”之下,数以万计的贫困家庭放弃了让子女凭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

靠打工赚钱读完4年大学的河北籍农村学生李刚选择了考研。可昂贵的考研补习班费用、报名费、资料费让他无力应付,加上读研收费风声渐大,迫于学费压力,李刚拨通了“月薪2-3万元的男公关”广告的电话。出乎他意料的是,自己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被招聘公司骗走了2,200元钱。当同学问起李刚知不知道月收入2—3万元的“男公关”都做些什么时,李刚低着头说,自己并不是想做不健康的事,只是学费的压力太大了。

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学费堪忧,中小学教育收费一样是老百姓肩上的重担。

家住北京的李勇交纳了8万元的赞助费才使自己的孩子进入了某重点小学,月薪3,000元的李勇粗算了一笔账,不将学费与其他杂费计算在内,仅赞助费一项,孩子上学的6年间每月就要花去他60%以上的收入。收费的初中、高中就像一个个张开血盆大口的巨兽,需要大笔的金钱去填充。

试想,身为中国人,当你和你的孩子在沉重的学费压力下苦苦挣扎时,你会幸福吗?

作者提供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