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正述】商之四十二:神奇甲骨文

你我甲骨文

商朝人的“文档”管理完备,后朝的周公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的册是

,这些一根根竖着的,是竹片的书“简”,或者是木片的书“札”或“牍”,一根绳串起大量简牍叫“册”;典是
,册的旁边多了两只手捧着册,被毕恭毕敬地捧读的“册”就是“典”了,典籍之“典”。

跨过三千多年,如今的册典二字和甲骨文差别在哪?基本是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差异。可惜的是几千年下来,有商一族的册、典都佚失烟灭了,甲骨的质地特别,才让上面的文字留了下来。

甲骨文不一定是中国最早的汉字,商代以前的不知多少年前,仓颉已经把汉字传给华夏子民了。他仰观天象俯察世间万象而造了汉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轰动过天地鬼神各界。


甲骨文复制片(良克霖/大纪元)

但是我们说甲骨文是汉字的直系祖先是不会错的。将现今的汉字倒溯,大多都能在甲骨文中找到这个字的来源。

许慎做过一个总结,在他30卷的《说文解字》中,一开篇,序文里就有他著名的“六书”理论,他把汉字结构规律地提炼出来了,谓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这四个“书”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这两个是用字之法。用他的总结拿来验证甲骨文,几乎六书俱全。

除了几千个单字,甲骨文还有固定的句式,分明是成熟的文字。

于是专家学者们这样定义甲骨文:它是被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

一般认为,汉字几千年走下来,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这么一个五部曲。如今的世界上,有14亿人在使用汉字,或者说,有14亿人在和甲骨文的子子孙孙们交好。

包括你和我。

勘误大师
因了甲骨文的破译,商朝的面目清晰了,史书上记载的简陋和空白也得弥补。国学大师王国维以甲骨文为据,把司马迁搞错的商王的世代给纠正过来了,甲骨文同时又把司马迁所写的商代史“复核”了一遍,证明基本没有错误,又把前朝夏的存在“敲实”了。

汉朝的《说文解字》被奉为文字学的经典之作,甲骨文把经典也“指正”了一番,比如“为”,还有“武”。

《说文解字》的作者、大学者许慎这么解释“为”:“为,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许慎是根据小篆中的

甲骨文的“为”却是这样的:
左上方伸过来一只手抓着右边尾朝下的大象的长鼻子。让大象转动90度可以看得更清楚,是
,以手牵象。故有文字学者解其字义为:用手牵象从事劳役。

错得不算远,“商人服象”,到一千多年以后的东汉时代,大象已经南迁很久了。

甲骨文解决的绝不只是这一些,学者们借助甲骨文考古,探究比商朝更古的古代;探解商朝本身;研究语言学;了解古代天文;寻踪玄学与人的关系甚至中华民族的渊源。

一百多年来,据说出土的甲骨数量有10万片之多,也有说15万片的、5万片的,最详实的数字是93839片。参与研究的学者人数在400人以上,整理出了4000多个不同的字,破译出来的不多,1000多个,还有3000多字等待解密。

虽区区1000多字,历史上的商王朝已可伸手触摸,还能产生一门学问。如果有那么一天,甲骨文全部被破解,将有多少谬误被勘正,多少奥秘被揭开?遐想一下也是蛮有趣的。

上界仙物
甲骨文记载的,绝大多数是请求神明开示——“占卜”的记录:祭祀的时间、祭品的种类、征战的胜败、天候收成、祸福的预示等等,不一而足。甲和骨是文字的载体,是“纸”,通神用的“纸”。不是“册”、“典”的用竹片木。

与神灵先祖有关的事宜,商朝人都是不会随便的,青铜礼器在铸造前要举行祭祀;牺牲物要特别饲养,谷物要洁净无疵;用于通神的不能是普通的竹木片,甲骨使用前也要祭祀告天,以得到神明加持。

一个问题出现了,书写用的文字怎么办?这个问题很不小,请教神明的问题要写出来,通神的“纸”都得用特殊材料,写给神界的文字该是什么样的?

经过了三千年的封存时光,甲骨文施施然地重见天日,答案来了:汉字。

最大的问题竟不是问题,汉字被商朝人直接刻到灵物上——呈给神明,又把神明的开示也用汉字刻上甲骨。


像出《Portraits de Chinois celebres》(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18世纪绘制,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公有领域)

难怪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雄,却原来汉字本非俗世物,仓颉“生而能书”,分明是神灵携神物下世,又观人间万象,为之披挂上人间的外衣,再将它们传授给人。天地鬼神看得清楚,因而大受震动。

通过文字,中国人拥有了和神相连的秘密通道,西方人一头雾水的阴阳五行,中国人一看就懂;汉字连一、二、三都有讲究,老子的《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短短几个字,万象尽罗。

上天对华夏子民真是太偏爱了。#

参考文献:
1.《殷墟甲骨学 带你走进甲骨文的世界》
2.《尚书正义》
3.《春秋元命苞》
4.《增订殷墟书契考释》
5.《吕氏春秋》
6.《甲骨学一百年》
7.《甲骨文字编》
8.《春秋元命苞》
9.《道德经》

神传文化之中国历史研究组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

点阅《中国历史正述》系列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王馨宇)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