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英媒关注陆寄读学校:贫富两重天

【新唐人2017年05月17日讯】近期,英国知名杂志《经济学人》刊登文章,关注中国大陆存在的两类寄读学校。这两类学校的反差如此之大,直接折射出中国大陆的教育严重分化。评论人士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不平等,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政治体制做出根本变革。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连续刊登文章,揭示中国教育存在的严重不平等现象。

其中一篇文章,聚焦的是农村儿童所面临的上学难和教育歧视等问题。比如在四川山区的一些地方,由于山上没有学校,学生们不得不冒险徒手攀登高达800米的简易天梯上下学。一些孩子由于不慎失手而丧生。

因为山路险恶,孩子们便住在学校,几个星期回家一次,但因为寄宿学校的条件差,又造成孩子们营养不良、身材矮小。

文章说,他们是被政府所忽视的群体,因为没有任何奖励,官员们不愿意把钱花在农村教育上。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的孩子,境遇也好不到哪里,他们被视为二等公民,不能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上学待遇,遭遇严重不公对待。

大陆自由撰稿人朱欣欣:“(中共政府)城乡二元这个制度结构(导致)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在城市里教育投入也不平等。这样就造成了‘贫二代’。‘官二代’和‘贫二代’这两类人的后代,在受教育的起步阶段就已经拉开了距离。这是一个制度性的问题。”

《经济学人》杂志还揭示了与农村贫困儿童截然相反的另一种现象。城里一些富裕家庭不惜花重金、把孩子送到条件优越的寄宿学校。比如,北京郊区一所寄宿学校每年的学费就高达36万人民币,比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费还贵。还有一些家长直接把孩子送到欧美国家的一些私校。

对此,大陆自由撰稿人朱欣欣分析认为,大陆这种教育不平等状况,与公民权利、政治权利不平等密切相关。有权有势的人依靠权力资源,攫取大量财富,没有权力的人根本无法与其平等竞争,这直接造成了中国大陆的异常贫富差距。

朱欣欣:“阶层固化了,底层人再奋斗、再努力,很难奋斗上去,因为优质的资源全被这些特权的阶层垄断了。而且它要不仅仅自己这一代人垄断住,还要传给下一代。”

朱欣欣指出,要想改变中国教育现状,就必须从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变革入手。

朱欣欣:“所有的问题就在于,中国的教育没有独立性,不是按照教育规律去办学,它完全是被政治、权力所左右。从教育的制度、体系一直到教学的内容,都是完全被专制的政权所控制的。”

《纽约时报中文网》曾报导,研究发现,一名北京本地学生与来自农业大省安徽省的学生相比,考上北大的概率几乎是后者的41倍。即便在城市人口之中,教育机会的分配也极不均等,在教育腐败之下,家长们不得不缴纳各种高额费用来让孩子进入好学校、参加补习班或者花钱让老师单独补课等。

此外,虽然中国大陆早在1986年就开始实行9年义务教育,宣称不收学费、杂费,但实际上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孩子上学的负担仍然很重。

湖北作家刘逸明:“每一年算下来,这个开支还是不小的。吃饭、坐车、还有一些所谓的补课费、各种各样的费用,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

湖北作家刘逸明强调,中国大陆的教育不公,导致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平民百姓的仇富情绪越来越高。这对社会、对青少年一代是一种无情的撕裂。

采访/常春 编辑/李谦 后制/陈建铭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