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故事】为官如百姓父母 想尽办法为民解难

【新唐人2016年10月14日讯】古人称官府为老爷,意为唤醒其为百姓的父母,而心慈的父母官也比比皆是。《皇明通记》记载了这样的故事。

明朝宣宗年间,江南直隶巡府周文襄公忱,爱民如子,理财没有能够超过他的,每到一处,一下车,就访民问苦。以为苏州松江赋税太重,非常忧虑,于是想在丰年,用官钞粜米,储藏积累,以备灾年赈济。

宣德八年冬天,向上报告准备赈济粮仓的办法。命令一下达,就和苏州太守况钟、松江知府赵豫、常州知府莫愚,协商实行,苏州得米三十万石,连同松江、常州的,分藏于各县。

第二年江南大旱,苏、松饥民达三百多万,发放了所有的粮仓还不够救济。通过这个教训,忱公又在想更好的办法。他查到以前储备秋粮时,负责的官员,多收粮而不上缴,损失国粮多年。于是忱公就在水道旁边设置收粮场所,选人总收发运,百姓把粮食直接上缴,不再通过中间人,减少费用三分之一。又因为三府要运粮一百万石,储藏到南京仓库,作为北京军职月俸,运输费用达每石六斗,所以忱公就和况钟等人商量。公说:“他们能够在南京受俸,就不能在这里受俸吗?如果在这里发给他们,不但免除劳民之苦,而且节省费用六十万石。用这些支出来充实赈济粮仓,今后就没有忧患了!”况钟等人都说好,于是上报朝廷推行。

这样苏州就得米四十万石,又有平粜所储六十多万石。有了这么多粮食,忱公便说:“今后不仅要救济农民,凡是运输有欠失的,也可以从这里借给他,在秋收还清,如果民夫修筑堤岸,开通河道,也可以统计人数给予救济。”朝廷批准了他的计划。

来年,江南又大旱,上命各地大发赈济。从此以后,田禾受灾,而百姓没有饥饿,数年中救活灾民百多万。

正统元年,忱公核定官田征收标准,苏州一府就减收秋粮八十多万石,其他地方差别不等。

苏、松三百年来,造福百姓最多的,首屈一指应当是忱公了,但公并不就此满足,他一生平易近人,慈悲喜舍,出于天性。出家僧人有所建造,向公募捐,公从来没有一次拒绝,并往往高于募捐的数目,而公的财富反而越来越多。江南人依托他,把他看做福星,二十多年,百姓生活在他的治下,很是辛运。

责任编辑:又容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