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金牌至上 中共举国体制再遭非议

【新唐人2016年08月11日讯】随着巴西里约奥运会拉开序幕,号称“金牌大国”的中国,再次因“举国体制”和“唯金牌论”而成为舆论焦点。外界认为这种将全民健身资源,用来培养少数“体育精英”以换取金牌的做法,违背了奥运精神,是专制国家用来体现自身所谓“优越性”的工具,从纳粹德国到前苏联再到中共,一脉相承。

“有个‘文工团’,平时你看不到它来服务,它得好几年才上台一次,它每次演出要从纳税人包里收取几百亿演出费。每回表演成功,那些平时你永远见不到的官员都会跑去慰问,再用你的钱去嘉奖这些演员……这个“文工团”叫做奥运代表团。它只负责天价拿回几十个金牌,不负责让13亿民众体质得到锻炼……”

这是中国著名足球记者李承鹏,对中共体育“举国体制”的生动诠释。

近些年来,每逢奥运会,中国的“举国体制”都会陷入一片声讨之中。这种由前苏联创建,又被大多数共产极权国家所仿效的体育制度,在中共的推动下登峰造极,使得中国一举成为世界“金牌大国”。

中国问题独立评论员李善鉴:“应该说中共的这种举国体制,只是在极权国家下才可能出现的。对比西方社会,它的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业余运动员,他是因为兴趣、因为爱好,而且更重要的呢,他是通过这个运动,让社会很大批的民众参与这个事情,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而在中国恰恰相反,它就耗费巨大的社会资源和金钱,几乎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拿金牌。”

所谓“举国体制”就是集中和调配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达成一项目的。不同于西方国家运动员自谋生计,中共“举国体制”在培养“金牌选手”上的投入十分惊人,据李承鹏引用的国家体育总局决算表显示:仅2011年度就支出了39亿6千多万元。李承鹏以此推算,一个奥运周期花费500亿都不是过分数据。

曾有大陆媒体报导,中国队获得的金牌“含金量”最高,每块成本高达七八亿元。

不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有近百万农村中小学连最基础的体育设施都没有;普通城镇居民由于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缺失,参与体育锻炼十分困难。

普遍观点认为,中共的“举国体制”,完全违背了奥运宗旨和体育精神。

李善鉴:“因为奥运精神,一方面它说要每个人都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不受歧视,那因为中共用‘举国体制’把社会很有限的资源,都挪用在了拿金牌上了,实际上是剥夺了一般民众参与体育的可能性;另外一个,在举国体制下制造出来这些夺金牌的机器,他们的身体因为都是一些超负荷的训练,常常是伤病缠身,谈不到一个身体健康。”

那么,中共倾举国之力,牺牲全民体育运动发展和运动员的健康身体,目的就仅仅是为了一块金牌吗?

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金牌的背后,是执政党利用这个来宣传它的‘伟大、光荣’,奥运会成了一党专政的遮羞布了。”

李善鉴:“中共搞体育,其实根本不是它的目的。是它用来灌输爱国情结、展示自己强大,而且要让民众对它的执政合法性有一个认同等等。它完完全全是中共的一种宣传手段。”

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指出,纳粹德国和前苏联都曾在举国体制下,登上金牌榜第一,但如今两个不可一世的专制政权都已不复存在,中共也将走上同样的覆灭之路。

采访编辑/张天宇 后制/周天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