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拓:66年过去 北京正在变成一只哑铃

北京,作为燕、辽、金、元、明、清6朝古都,最早建都距今已有1100多年,建城更远溯至3000余年前,可谓名符其实的古城古都。然而,自1949年中共建政至今,短短60余年间,北京逐年蜕变成举世闻名的政治运动之都、水泥森林之都、世界堵车之都、阴霾久驻之都……经历半个多世纪的人为戕害,北京古城风韵不在,祖制文化难寻。这不能不让人扼腕。

2015年的高层会批准了“哑铃”

2015年3月23日,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开了个会,审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4月30日,《纲要》被更高一级的中共政治局开会通过。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这两个会议的结果,显然是在落实2014年2月向国家主席习近平汇报过的审议规划。经过一年多时间,京津冀协同发展即将完成顶层设计,《纲要》作为实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也已背书完毕。

这个顶层设计的核心就是:北京将不再称为首都,而只是一个城市的名字;首都将在政治功能上脱离北京市,成为中央管辖区,类似美国华盛顿DC;北京将与天津市、河北省协同发展,成为更大区域的经济共同体。

而且,北京市4套吃皇粮的“领导班子”将迁往现在的北京近郊通州区,与留在北京市4环路内的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办遥相呼应,而连接它们的是那条仅12公里长的东长安街及延长线。如此,由于超级沉重的城市病发作,北京将被迫变成“哑铃”。

传言成真

中共治下,百姓了解真相往往通过传言,所谓非官方渠道。有趣的是,从官场到商场,民间流传的“谣言”之后往往成真,后来干脆被誉为“遥遥领先的预言”。北京迁府也是如此。

早在2015年6月,就有港媒报导称,北京市即将召开会议部署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州副中心建设是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业界专家表示,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等党政系列迁往通州,将大大纾解首都非核心区功能,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为此,澎湃新闻记者6月1致电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其值班工作人员却表示并未听说上述报导,并劝说媒体,一切以官方消息为准。

几个月前的2015两会期间,北京市长王全顺、常务副市长李士祥也曾否认“市政府等部门将迁往通州”的传闻。王安顺表示,北京城市总规划正在修改,但目前没有计划将市政府等政治功能搬往通州。

然而,北京最高长官都否定了的这一“谣言”,又很快变成“遥遥领先的预言”。

据大陆中新网11月25日报导,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已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另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北京市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在2017年整体或部分迁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

不到半年,事情急转直下,更引起热传,据称,北京当局因遭到市属机关上下抵制,原本不想搬迁,众多公务员房产、生意、孩子教育、看病、休闲、养老统统仰赖北京市所占最好区域,突然要搬至郊区,当局自然压力山大。因此采取拖字诀。后传“中南海决定将北京市部门搬迁到通州遭到北京市高官抵抗”,之后,又传习近平放话“你们不搬,我们搬”,吓得市级高官不得已开会定调,忍痛通过搬迁决定。

2016,北京真的要搬出北京了

据财新传媒消息,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

6月12日,财新网刊发署名评论文章指,由习近平出面,讨论一个特定城市建设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第一次。文章说,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或许意味着“新北京”呼之欲出,首都特区悄然问世。

文章说,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公报中,只有“北京”、“非首都”两个表述,没有“首都”的表述。且在公报中,使用了“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这样的表述。研读该公报,“北京”与“首都”或许已经分离。一个“新北京”正在酝酿之中,未来以通州区潞城镇为核心方圆几十公里之内,经过与周边河北省各城市地区的融合、发展,那里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北京”。

与此同时,首都特区或许也悄然问世。届时,北京东西城合并,这已写进中央制定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合并的东西城为核心,在目前北京城六区基础上打造首都特别行政区。届时,首都是首都,北京不再是首都,而只是中央政府的一个直辖市。

据介绍,前不久北京市委十一届全会提出,北京副中心要规划155平方公里的范围。如果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副中心,这样的规划面积已经十分庞大,唯一的解释就是,副中心最终将升格为新北京城市中心。

据证券晨报网早些时候载文:京津冀三省市将于2020年合并成立“国家首都特区”

文称,北京市四套班子和所有委办局整体搬迁到通州区潞城镇。2015年已经开始拆迁建设,国开行第一批资金150亿已经紧急拨付到位,2017年搬迁完成。以后北京四环以里的地区归中央直管,北京不再投资建设,4环以外归北京市管理。

1、2020年,京津冀三省市合并成立“国家首都特区”

2、设立:A、国家行政服务中心、两院(廊坊或保定);B、全国人大、政协、北京市属政府部门(通州)

3、首都特区交通规划建设:(一小时都市圈“一环六放射二航五港”)

 “一环”:首都经济圈环京高速走廊。

 “六放射”:以北京为中心向六个方向放射的运输通道,分别是西北的京张方向、正东的京唐秦方向、东北的京承方向、东南的京津方向、正南的京开和新机场方向、西南的京石方向高速路。

 “二航”: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新机场。

 “五港”: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天津港和黄骅港。

推动京津与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通州-燕郊、大兴-固安、亦庄-廊坊、房山-涿州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备注:

A、厅局级以下官员专车全部取消,只有公务用车(黄色标记);

B、北京市六环路以内取消高速公路收费,改扩建城市市政道路;

C、取消限牌限行,改为北京市中心收取拥堵费。


4、北京市“三高一低”产业外迁:

主要涉及水泥、造纸、化工、家具制造、建材、服装纺织、铸造等门类。


5、首都国际医学中心,三甲医院股份制改革

(通州5、顺义3、大兴5、平谷2、昌平5、怀柔2、密云2、门头沟2、房山3、

延庆2、涿州5、燕郊2、香河2、秦皇岛5、天津5、廊坊5、保定5,张家口5、

承德5、石家庄3、唐山3、邢台2、沧州2、衡水1、邯郸1、)


6、首都国际教育中心,大学股份制改革—本科教育转移至河北

(昌平5、良乡5、通州3,天津2、廊坊大学城10、保定5,张家口5、承德5、石家庄3、唐山3、秦皇岛3、邢台2、沧州2、衡水1、邯郸1)


7、产业园区:

A、央企“总部经济”外迁(天津、唐山、廊坊、邯郸、香港、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长春、大连、青岛、厦门、杭州、珠海等其他全国各省市)

B、商务区(北京CBD,丽泽商务区、通州新城、于家堡、响螺湾)

C、港口经济(天津、秦皇岛、沧州)

D、空港经济区(首都机场、首都第二机场、天津机场、正定机场)

E、汽车产业园(武清、沧州、滨海新区)

F、批发市场(永清、白沟、高碑店、燕郊、固安、涿州)

学者刘彬撰文称,如果说北京四环以内是北京城市中心的话,那么副中心设置在通州,这意味着是一个哑铃型的设计。以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为轴,将通州与主城区连接起来,构成大北京的城市格局。

随着2016到来,更多迹象显示,古老北京一分为二,“北京是北京,首都是首都”“首都成为北京的城中之城”也许成真。

延伸信息

据维基介绍:2015年5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炉,规划将北京地铁6号线通至河北燕郊、大兴线通至河北固安、房山线通至河北涿州。受地铁即将开通的影响,不少北京上班族趁周末前去看房,部分楼盘每天签约三四十套,有楼盘开盘一天房子卖出8成。燕郊有的楼盘已快速涨至10000元/平米。

维基称,前不久,北京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天津自贸区已经挂牌,河北优势产能也正在“走出去”。据财政部此前估算,三地协同发展仅在未来6年内,就可能撬动42万亿元的投资。京津冀成为资本青睐的热土,已成定局。

刘彬分析北京市府迁到通州的理由是,北京市不迁往更需经济牵引力的南部地区,而是迁往东部,自然有自己的考虑。一是南部发展落后,下风下水,不符合老北京人对办公居住的要求。二是东部靠近燕郊甚至整个廊坊,向东发展,有利于扩充行政地域。三是从城市结构上看,中央机关在西,北京市政府在东,整合形成东西两个中心,挑起北京城的大格局。

不利的是,这样的布局也会加重长安街沿线的交通压力,特别是CBD地区压力更大。因此,东部设副中心,应该自成一体,实现工作和居住的统一布局,而非功能割裂。

独立学者童大焕则说,未来7到10年间,北京的主要建设重心将全面东移。将由此奠定北京城市新格局的国贸—通州哑铃型结构。最具活力的两个区域将因此崛起。

童预言,一座新城新区的崛起,没有十年八年功夫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上海虹桥CBD建设,已经进行六年,如今还是冷清得很。而在十年八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建设过程中,还会有很多变数发生。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未来这六七年的时间,足以改变许多投资者的命运。


北京迁府对现政权是一盘大棋

正如媒体披露的那样,北京高层对北京与京津冀发展的整体设计表面看很有些诱惑力。在金融股市、制造业、外贸出口、楼市纷纷遭遇寒冬、GDP上7无望的前景下,《京津冀规划》无疑是拉动内需、提振制造业、扩大就业、解救地区经济的一步棋。但如此大的规划和投资也引起各界担忧。

评论家蔡慎坤指出:据财政部测算,京津冀一体化未来6年需要投入42万亿元。42万亿可不是一个小数字,钱从哪里来?又投向何方?未来将产生什么后果?如此庞大的投资盛宴,谁唱主角?谁获暴利?上一轮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催生了一系列不堪一击的政绩工程,也助长了全国各地疯狂的腐败,留下了一大堆理不清还不清的债务。包括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全球最高最多的摩天大楼,以及世界上收费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

担心并不是无理由的。蔡举证说,国家发改委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09年-2013年政府的无效投资造成6.8万亿美元的浪费,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2009至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2.46万亿元增加到44.71万亿元,5年累计固定投资161万亿元,但有42万亿被浪费掉了。也就是说,在这5年的时间里,平均有26.1%的固定资产投资被浪费掉了!报告指出,近5年来,闲置楼房林立的“鬼城”、被遗弃的高速公路和已经关闭的炼钢厂等遍布全国各地,而这些政府刺激政策和过度施工建设的恶果,正是42万亿元的投资如泥牛入海的体现。即大量的投资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蒸发了!

蔡慎坤又问:42万亿投资投向哪里?新闻报导说,主要是京津冀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交通、给排水、电力、通讯、供暖、供煤气或天然气,及土地平整,俗称的七通一平,尤以交通优先,铁路、公路、港口优先投资。每年7万亿的投资,意味着在京津冀地区这块面积仅有全国2.3%的国土上,将投入全国10%以上的固定资产,其他地方只好流口水了。

空头大师查诺斯认为,“经济活动不等于创造财富。你如果盖一座桥,然后这座桥每隔5年就要塌一次或拆一次,于是你每过五年就要盖同一座桥,这能转化成为很多很多GDP增长数字,但显然不会增加国民的福祉。”

蔡慎坤还做了横向类比:世界上并非只有中国在政府主导的投资上毫无节制,上世纪30年代的德国、50和60年代的苏联、60和70年代的巴西、80年代的日本,都曾出现过靠大规模的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最终这些国家都陷入债务危机和经济衰退之中,如今42万亿的操刀者,或许高估了这场投资盛宴的美好预期,也忽略了全民要为之付出的惨重代价。

摆脱北京城走向衰败,成变迁的关键因素

令人联想的还有政治需求。中共建政67年来,北京一直在统治者脑子里是党国门面、重中之重。“稳定”更是他们永远的心病。加之中共内务、外交所有重大政治活动、会议,包括政治运动的策源地也都在北京。最典型的是,让中国人永远无法释怀、让世界至今谴责的毛泽东“文革”浩劫、邓小平8964血洗天安门、江泽民99年镇压法轮功等诸项反人类罪恶,最初也都发生在北京。

历史也是非常讽刺,北京如此重要,也就引得中共中央和北京市当局一直明争暗斗。毛泽东当年批判彭真主持的北京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文革”一开始就八次“接见红卫兵”,很快借红卫兵之手,砸烂了中共北京市委这个眼中钉,彭真等一众“老革命”“开国元勋”转眼变成“牛鬼蛇神”,很多共产党高干死于非命。

邓小平六四屠杀、江泽民镇压法轮功,焦点也在北京,江泽民反人类集团还利用国家宣传机器炮制臭名昭著的“天安门自焚”事件,煽动全国民众仇视法轮功,升级迫害。

华府中国问题专家石藏山指出,北京市政府跟中央政府从1949年开始就一直是有矛盾的。中央政府是否坐得稳,有没有安全问题,跟北京的市委书记、公安局长、警备司令这三个要职人选有重大关系。胡锦涛执政时,这三个要害都是江派的人马,直到中共“十八大”前才全部换上自己人。

习近平本人及其父亲习仲勋,也是“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受害者。因此,当局这次改动北京的格局,似乎也蕴含了改变北京政治属性的深层意愿。

无序发展令北京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号“侠客岛”2013年2月10日发文《习总说了,北京不迁都,但要迁很多东西》,让外界聚焦北京长久以来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北方荒漠化……等危机一直在加重。

2013年3月,中科院、北京发改委等单位撰写的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对策》称,北京的综合承载力已进入危机状态。

北京已陷入人口爆炸危机。蓝皮书数据显示,到2015年,在各种指标均能同时满足的条件下,京津冀地区人口承载力为8620万人,但2010年京津冀区域总人口已达1.04亿,预计2015年将达到1.12亿。

北京的交通承载力也严重超负荷。据媒体2013年3月9日报导,北京地铁日客流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人进去,相片出来;饼干进去,面粉出来……”

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而2011年,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19立方米。

北京污染严重举世瞩目。2014年2月1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2014国际城市发展趋势》调查报告显示,北京的生态指标在受调查的40个城市中排名第39,倒数第二。北京环境宜居指标大大低于平均水平,污染极其严重已达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程度。近年来,北京严重阴霾围城已成常态,严重的空气污染令肺癌患者猛增。肺癌发病率10年超4成。

中共前总理朱镕基2000年在河北考察时就表示,沙漠化问题难以控制,迟早要迁都

童大焕警告说:今后,想进入中国北京五环内“首都特区”的人们可能要在各方面付出更高的时间成本或物质成本。但他也指出,世界人口聚集趋势正在改变,北京迁府也无法阻止。服务业主导的超级大都市化,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工业主导的城市化逻辑,很多人对这些年来日本东京都人口回流,美国婴儿潮老人从郊区别墅回流都市中心视而不见。

他断言,无论规划如何,人口向超级大都市积聚的态势,如大河奔流,如黄河壶口瀑布,千山难遮,万里无阻!

关于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学者刘彬说,北京应该是政治、文化和科研中心,大量央企总部及其下属机构,根本没有留在北京的必要性。因此,下一步棋是动央企。央企动迁一定存在利益博弈,比起市政府,央企的利益链条更长,而且与北京市税收联系密切。如何切断这种利益格局,才是中央的难题。如果下定决心要疏解非首都功能,必须将央企总部迁出北京,消除其繁殖功能,从根子上消除北京城市扩张的冲动。

童大焕则举了首钢搬迁并不成功的例子:1949年以来的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市场逻辑与社会主流的“愿望逻辑”,以及权力逻辑一直发生着巨大的撕裂。市场与权力拔河,纠结来纠结去,就生出很多空城鬼城的怪胎。过去18年,城市面积扩张几乎3倍于城市人口增长。这便是鬼城空城不断产生的原因。其中国家级战略失败的例子,首推河北曹妃甸。这座真金白银砸下三四千亿元,首钢整体搬迁的“环渤海中心地带,辐射华北、西北、东北,面向东北亚和全世界,连接东北亚的桥头堡,河北省国家级沿海战略的核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区”,经过了十多年热火朝天的建设以后,终于成了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的“空城”。

童大焕又说,可以肯定,通州副中心不会重蹈曹妃甸覆辙。因为它离现有北京市中心太近了,通州八里桥到CBD核心边界的四惠桥也就12公里不到。由于权力的强力推动,仍然有可能极大地改变北京的城市格局。

纾解人口是改造哑铃核心之一

6月16日上午召开的“疏解非首都功能”会议上,北京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及被定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一一拿出了各自人口疏解方案。


东城区的疏解重点区域是故宫周边、永外地区等地。朝阳区则放在了一般制造业和批发市场上。今年朝阳计划清退商品交易市场不低于53家、一般性制造业不低于85家、仓储物流基地不低于3家、再生资源回收场站不低于15家,并且将雅宝路和潘家园地区市场集群作为朝阳的疏解重点,集中开展用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市场疏解。

备受瞩目的通州,将有效疏解中心城区约40万人口,按照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未来通州总人口将不超过200万。


据《21世纪经济报导》获悉,“十二五”期间北京人口年均增长41.7万,2015年当年人口增量史上最低,只有18.9万。按照未来五年人口规模2300万的红线推算,今后五年北京人口年均增长至多25.9万。

明天的哑铃,今天的双刃剑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当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除了将明确北京区域整体定位及三省市定位以外,还确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近、中、远期目标,既有顶层设计纲要,也有实施方案细则和路线图。细则包括交通一体化细则、环保一体化细则和产业一体化细则。然而,在中共目前集权治理框架下,此一看似新奇大胆的方案,贯彻过程是否顺利,会否催生新一轮贪腐,于国于民是否有益,海内外也正拭目以待。

作者提供,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李明心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