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下令一批部长密集离京 出什么大事了?

【新唐人2016年05月27日讯】(新唐人记者李静报导)最近,中共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发出指令,要求各部长立即到地方进行督查。有陆媒猜测,如此劳师动众,究竟发生什么大事?

微信公众号“长安街知事”透露,这个大事,是李克强在月初中共国务院常务会上提到的民间投资问题。

据称,大陆民间投资增速出现持续下滑,李克强直指原因是民营企业找不到“门”,“必须进一步放宽准入。”

李克强随即在会议作出决定,派出9个督查组对地方促进民间投资进行督查。目前,已经有6个督查组在福建、湖南、江苏、山西、河北等地亮相。带队督查的组长们大多来自发改委、国土部、财政部等重要经济部门。

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大陆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2%,比去年同期增速低7.5个百分点。有媒体统计过,目前已有12个省份公布了1至4月份民间投资数据,其中有7个省民间投资增速较一季度回落,东北地区大幅下滑了23.1%。

在大陆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作用的民营企业,为何日益举步维艰呢?

香港企业顾问张化桥曾撰文分析说,西方国家的普遍看法是中国国企腐败丛生、效率低下,而且意识形态落后,因此面对民企的竞争必然节节败退,逐渐由民企占据上风。

但实际上正相反。中国民营企业只能在国企阴影下存活。

他分析,大陆的国企不仅受益于规模经济,也得益于范围经济。国企作为一个整体,就像一个巨大的联合企业,因为多元化、低成本借贷和政治优惠措施而受益良多。

国企与民企所处的竞争环境并不公平,整体上对民企不利。

中国由国企主导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如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拥有定价权的行业,而民企则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打拼,如低端制造业、零售业、服务业及(部分)地产业。

去年,大陆《经济参考报》报导称,当前紧绷的资金链、居高不下的税负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许多民企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难以为继,生存举步维艰。

一些民营企业家认为“银行是娘,断奶就死”。在当前面临经济下行背景下,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生产结构势在必行。民企在采取自救措施消化过剩产能的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临时抽贷让困境中的民企“雪上加霜”。不少民企由于资金链断裂,犹如“釜底抽薪”带来了致命一击。

还有上海、江苏、浙江、黑龙江等地一些民营企业家称,一直以来,民企遭遇很多不公平对待,不能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政府和企业本来是“鱼水关系”,有些地方却变成了“水煮鱼”的关系。

而吉林、福建、广东等地民营企业家表示,高税负、高成本压力将民企逼上“绝路”。

从民营企业的利润来看,2012年大陆民企500强利润总额平均计算,每家民企一年平均利润还不如由中共权贵掌控的石油或银行两天的利润,而税负却一点也没有减少。

实际上,中共奉行的强权主义,是不会容许民营企业这种自由经济的产物不受控制的发展的。署名草堂观天下的文章说,在中国大陆搞民营企业,你不交投名状就别想干起来,交了投名状你就被绑架了。以后也就风险共担,主子折了,你也就危险了。

外界有观点认为,李克强想让民间资本投资“有门很难。其实让民间走资“无门”的是中共体制。在这个体制之下,任何人想做任何好事,最后都会发现“无门”。

责任编辑:明轩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