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报复社会”成流行 民怨剧升罩中国

【新唐人2015年11月28日讯】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戾气日渐浓烈,个人报复社会的极端暴力事件有越演越烈之势。这些事件中,有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而针对特定施害人的暴力报复,也有对弱小、无辜民众的暴力泄愤。屡屡发生的以暴抗暴事件,让人们不得不反思这背后的深层原因。

9月底发生的广西柳城爆炸案,再次揭开了访民绝望后血腥复仇的一幕。“民怨剧升”、“戾气弥散”成了当今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纽约时报》曾经梳理近年来发生的“报复社会”案件,发现一个明显特征:案件中的施暴者都是底层民众,都遭受过不公正待遇,并且艰难维权后无人过问,最终被逼得铤而走险,甚至自戕以引起社会关注。

今年5月,西安市一名拆迁负责人在公交站旁被当街砍死。当地媒体报导称,凶手是驾驶摩的为生的拆迁户郝建宗,长达6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寻找拆迁负责人复仇。

2011年5月,江西抚州市检察院、临川区政府大楼、药监局等政府场所发生连环爆炸。当局称事件造成3死6伤,在爆炸中死亡的疑凶钱明奇是当地农民,被强拆2次,上访10年诉告无门。

2006年,甘肃农民钱文昭,冲进张掖市民乐县法院,当场炸死县委副书记、法院院长等5名中共官员。据悉,钱文昭不满法庭对他儿子和儿媳财产争端的判决,他儿子在被法院强制执行期间死亡。

维权律师李向阳认为,在当前中国司法独立、公正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底层民众的冤屈无法通过正常渠道申诉,以暴抗暴的事件会越来越多。

李向阳:“当官的,他们这些达官显贵们,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凌驾于法律之上,任意的践踏法律,践踏平民百姓的人格尊严。平民百姓是无法争取到自己的权益的,就在这种情况之下以暴抗暴成了老百姓必然的选择。”

不过,施暴者除了针对与其有恩怨的具体个人或群体,也有涉及无辜民众的案例。这种没有明确对像的报复行为,近年来在数量和规模上也呈上升趋势。

2013年6月,福建厦门人陈水总低保申请屡屡失败,最后火烧公交车导致47人死亡;同年7月,山东人冀中星上访多年未果后,在北京机场引爆炸弹。

2010年3月,福建南平市外科医生郑民生,持刀连续猛捅13名小学生,短短55秒内,8名学生丧命,5人重伤,场面凄惨。

政治社会学学者于建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暴力泄愤事件的根源是中国的政治体制,强势力量的“坏榜样”和传染作用,使中国社会变得越来越“狠”。如雇用黑社会充当政府打手进行强拆;以劳教和非法拘禁打压上访者;有钱有势者开豪车公开撞人等。

面对当前体制下“强者通吃”的不公现状,于建嵘认为,民众必然会转向暴力化。

前陕西电视台编辑、记者马晓明:“人民群众也应该尽可能的用理性和平的方法解决问题。但是我最后说的这个愿望它是有限度的。你现在看来,我们社会上出现的非常惨烈的报复,最后寻求同归于尽的这种解决办法,这种手段,它都是被逼的没有其他任何道路可以再走了,就是忍无可忍了。”

事实上,无论是施暴者,还是倒在血泊中的体制基层官僚,抑或是遭无辜牵连的民众,都是这个体制下现实中的受害者。

评论认为,或许从中可以得到的教训是,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对罪恶、不公的沉默和放任,很可能会为下一件涉及自己或亲人的不幸事件,埋下伏笔。

采访/易如 编辑/李明飞 后制/肖颜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