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不输在起跑线的穷人孩子能有几个?

在今天的中国,当官得拼爹,发财得拼爹,找好工作得拼爹,上好学校得拼爹,就连上好幼稚园也得拼爹!

有一个道理是大家都明白的:除了天赋条件外,学龄前儿童的发展水准受家庭影响很大,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相对弱势的儿童在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大都落后于优势家庭儿童。因此,为了减少儿童入学时的起点差异,提高弱势儿童未来在学业和工作上取得成功的几率,有效促进社会公平,许多国家都很重视为弱势儿童提供优质的补偿性早期教育。因为优质的学前教育能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提升入学表现,并且这种影响能一直持续到成年期。但在中国,绝大多数来自普通民众家庭特别是底层家庭的孩子不但入学后无法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在学前教育这个阶段也同样如此。换句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想上优质幼稚园,压根没门!

依据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的评级,中国各地一般都把幼稚园划分为从次到优的四个等级:三级园、二级园、一级园和示范园。所谓优质幼稚园也就是政府评定的示范园,他们炙手可热,是众多家庭争夺的“起跑线”。不过,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别说争夺,就连参加争夺的资格都没有。

那么,能把孩子送进示范园的都是些什么样的家庭呢?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黄晓婷博士研究发现,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相对优势的孩子更可能进入硬体条件优越的示范园,而家庭背景相对弱势的孩子则更可能在三级园聚集。

从示范园到三级园,父亲具有高等学历比例逐渐递减:示范园为78.3%,三级园仅为40.5%。母亲的学历也出现相同的趋势:示范园有70%母亲具有高等学历,三级园只有38.3%。此外,示范园中,农村户籍儿童占14.8%,而三级园这一比例则增至41.2%。儿童的家庭财产指数也从示范园向三级园依次递减。由父母共同抚养的儿童比例也依次降低。可见,中国的学前教育不但未能对弱势儿童的发展起到补偿作用,而且还在加剧不同家庭儿童的发展差距。

我记得好些年前大陆媒体就在热炒“别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据说在许多中国家长中这句话也颇有影响力。且不论它的理念对不对头,如果我们把学校教育之前这段时期视为人生“起跑线”的话,那么在从幼稚园时代就要开始拼爹的大环境里,你说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穷人孩子能有几个?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