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人士促反思昆明血案 吁善待维族精英

【新唐人2014年3月9日讯】(新唐人记者唐迪综合报导)昆明血案发生后,在海内外强烈谴责暴徒血腥暴行的同时,不少海外中文媒体与大陆自由派学者也纷纷发声,呼吁反思血案背后的深层根源。但这些言论在中国大陆都遭到中共当局的封杀。日前,中央党校民族宗教理论教研室主任靳薇,在美国媒体发表署名评论文章,敦促北京当局反思新疆暴恐事件频发的原因,并呼吁“善待”、“善用”维吾尔族学者、宗教领袖和政治精英。

这篇题为《昆明之殇催促中国之变》的评论文章,3月8日发表于《华尔街日报》。该文在对昆明血案表示强烈谴责之下,呼吁当局“思考和追问”近年新疆频繁发生暴恐事件,并且目前已外溢至北京、昆明的原因,希望当局能够进行“政策反思”。

文章认为,新疆暴恐事件频发且外溢的内部原因,首先是“物质的困窘”与“精神的饥渴”;其次,是民族宗教政策的僵化固执,“数十年不做调整完善”,以及当地执政者的“保守的思路、简单化的执政方式、刚性维稳的手段”,导致诸多矛盾很难化解,“民众的需求呼吁无人倾听”。

文章提醒在对暴力恐怖罪犯进行坚决打击的同时,应该警惕仇恨的弥散。

文章写道:“恐怖暴徒不代表民族也不代表宗教,这伙暴徒只是反人类的极端少数。如果昆明3.1事件导致汉民族和维吾尔族之间的对立、隔阂、歧视甚至仇视,那正中了极端恐怖分子的下怀。”

文章呼吁:1.加强改善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及社会生活,让少数民族百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2.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宗教;3.倾听民众的声音,问政于民;4.善待维吾尔族的学者、宗教领袖和政治精英,鼓励和保护他们发声。

此前,就在血案发生的第三天,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澎也曾在纽约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公开表示,宗教不是单一的问题,总是和其他问题连在一起,如果中共不能在宗教政策上作出根本性改变,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大问题。

刘澎说,宗教与政府间的冲突和紧张日益明显,中共政府完全靠警力来对付信众,这种情况已成普遍常态。刘澎说,一方面,中国宗教信仰者人数已逾3亿,另一方面,政府的宗教政策仍沿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前苏联模式,高层连宗教对社会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问题至今都还没有解决。

他表示,无论中国宗教发生什么事情,底线是中国是否应该有宗教自由、宗教容忍、政教分离和法治?他说,如果没有这些就没有解决之道、就没有和平。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这些体制内学者的呼吁,也只能够在海外媒体上与公众见面。更为残酷的现实是,中共当局仍然在无情封杀着他们觉得“逆耳”的声音,甚至试图采取更严厉的手段打击敢于发声的人。

据《路透社》3月7日发自北京的报导说,中国官方微博“首都网警”3月6日针对昆明血案发布微博公开警告称:“作为公众人物,请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违反法律法规的,我们将依法处理!”

尽管警告没有指名道姓,但“首都网警”在其微博中附加了媒体人罗昌平、大V李承鹏、“作家-天佑”的微博截图,透露出警告的对象。

被外界称为“新锐知识分子”的李承鹏,在“昆明暴恐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发文写到,“很震惊,很蹊跷,忽然就冲进来这一帮人连砍带杀,而且是对着平民去的。这是什么路数。只好引用那句昆明记者的话,‘从来不告诉你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让你盲目地仇恨,莫名地恐惧,稀里糊涂地活,不明不白地死。’”

而知名网路作家天佑则发微博称,“微博上一片对昆明砍人暴徒的喊杀之声,我很悲哀。这些人为什么要砍人?原因你们知道吗?个人觉得,强力维稳以暴制暴不是好办法,找到他们产生仇恨的根源,化解矛盾才是正路。”

当然,这些微博很快就被当局删除,而且目前看来,还为他们招来了“首都网警”的警告。除此之外,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被外界公认“温和而又理性”的中国中央民族大学教师、维族学者伊力哈木•土赫提2月20日遭到中共当局的正式逮捕。

为此,德国媒体,《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文章表示,伊力哈木.土赫提被中共当局以“分裂国家”的罪名正式逮捕,意味着北京对新疆问题选择了以暴制暴的维稳,拒绝了冷静和知性的冲突分析声音,其结果是“维吾尔族知识分子审慎的良心将在很长时间里、或者也许永远地沉默了”。

评论认为,伊力哈木是属于呼吁维汉两族人民权益应该更加平等的比较温和的一派。 如果中共连伊力哈木这样的人都逮捕,只会把更多人推向极端。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