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佛教遗址出土千粒舍利 晶莹剔透

【新唐人2014年2月18日讯】(新唐人记者李剑综合报导)甘肃泾州地区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重要驿站,曾留下了众多的佛教遗迹,去年,当地开始对该地进行发掘,截止去年底,已出土了260余件宋代佛教造像和呈白色结晶状晶莹剔透的1777粒舍利子,距今已有450年的历史。

甘肃省泾川佛教遗址位于泾川县城关镇共池村,2012年12月在修整道路时,在现大云寺博物馆东侧发现一处佛教造像窖藏坑。

去年进行发掘,出土佛教造像260余件、陶棺1具、铭文砖1块、部分砖瓦建筑构件、陶器、铜器、瓷器等。墓内出土镇墓砖上面有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明确纪年。

考古所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考古所共清理出散落的舍利约1777粒,舍利大小如米粒,呈白色结晶状,晶莹剔透。

此外,在佛骨下还清理出两个长方形玻璃瓶。这次宋代龙兴寺陶棺及舍利的发现是继大云寺地宫舍利、宝宁寺舍利出土后泾川地区第三次出土舍利,其瘗埋方式与北周宝宁寺、唐大云寺不同,反映了宋代舍利埋葬的新特点。

泾州地区还有众多的佛教遗迹,保存到现在的有王母宫石窟,南石窟寺、罗汉洞石窟等。大陆历史专家说,泾川佛教文化在甘肃的地位仅次于敦煌。    

舍利子简介  

维基百科介绍说:舍利,又作坚固子、舍利子、设利罗,意为尸体或身骨,通常指遗体火化后得到的残余骨烬,形状有圆形、椭圆形、莲花形,颜色也不同,有白、黑、绿、红等。

最早舍利指佛陀释迦牟尼遗体火化后遗留的固体物,后来也指高僧圆寂火化剩下的骨烬,通常埋葬于塔中。

《转法轮》一书有关“舍利子”的论述说:“和尚百年之后火化时就有舍利子,有人说那是骨头、牙。常人怎么没有啊?就是那个丹炸开了,它的能量释放出来了,它本身包含着大量另外空间的物质。它毕竟也是物质存在的东西,可是它也没有什么用。现在的人把它看成是很珍贵的东西,它有能量、有光泽、很坚硬,就是这个东西。”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