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二十四节气:冬至(视频)

【新唐人2013年12月21日讯】冬至是24个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气,也被称为“日短”,太阳这天绕行到南回归线上,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为我国周代用土圭观测太阳而制定出的最早的四个节气(二分二至)之一。节期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中,为阳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今年的冬至落在本月21日。

所谓“至”,是极点、顶点的意思。《事物原会》载:“《孝经》说斗指子为冬至。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至。” 即在冬至这天,阴森严寒的气候到达极点,阳气初萌,太阳到达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对于北半球而言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故称“冬至”。

冬至的习俗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冬至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

古代,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表达对上天的尊崇。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长至或大冬;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节日三天,君不听政。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而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在济南、济阳、福山等地区,官府庆贺如同农历过年,读书人也相互赠送贺片。莒县的士大夫阶层举行酒会,叫做“消寒会”,画“消寒图”。邹城则画九九图,同时亲朋之间互相赠送御寒用具,农家儿童则做“拿寨”、“打瓦”的游戏,少年开始学武术,叫做“看冬”,但是没有拜贺的习惯。

冬至日向尊长“荐履袜”的习俗,早在汉代已开始流行,据《中华古今注》记载:“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 于这一活动的意义,曹植在《冬至献袜履表》中有“迎福践长”、“亚岁迎祥,履长纳庆”的句子,说明冬至“献履贡袜”的用意是为贺“一阳嘉节”、“迎福践长”。实际上,冬至日向尊长献鞋袜,除了履长贺节,还带有尊长敬老之意。

五邑民间把冬至与春节、端午、中秋并列为四大节。不象春节、端午、中秋那般热闹,冬至节的气氛是安祥肃穆的。冬至习俗,最重要的是祭祀祖先。各家各户均杀鸡宰鸭,准备酒肉、果品、糍糕、汤圆,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临沂民间认为,冬至是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户户用火纸剪制衣服,焚于墓前,尔后添土。

冬至祭祀祖先,汤圆是必不可少的。秋收过后,新糯上场,家家户户早已舂好糯米粉,便做起汤圆来了。汤圆有多种,一般以糯米粉为皮,红糖块作馅,叫糖心汤圆;也有把炒熟的芝 麻、花生搅碎与砂糖拌匀作馅的,叫芝麻汤圆;有将湿糯米粉搓圆压扁,以浓浓的姜糖水煮之,谓之糖包汤圆,又叫“糖不甩”;还有一种是咸汤圆,不包馅,以猪肉、虾米、萝卜崐丝、芥菜丝滚汤煮之。拜祭祖先后,家人围桌共食汤圆,取阖家团圆之意。除阖家共食外,还要分赠邻舍,共庆丰收。此外,民间还有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的习俗。

据说孟子死于冬至日,乡人非常悲痛,于是孟子的家乡废除庆贺冬至的仪式。

冬至的传说

一.冬至吃馄饨的由来: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后来就有了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的风俗。

二.“捏冻耳朵”的由来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这个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民风民俗二十四节气:冬至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