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书】延安日记(230)

【新唐人2013年8月3日讯】【编者的话】《延安日记》作者彼得•巴菲诺维奇•弗拉基米洛夫,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观点,记述了延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问题。全书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与苏共的关系为背景,记述了中共的整风运动、中共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共与当时驻延安的美国军事观察组织的接触以及中共与国民党的关系等问题,均有评述。

《延安日记》

1945年8月15日

莫斯科证实,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

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宣言的条件:无条件投降。

铃木内阁辞职。铃木说,日本人民绝不会忘记这个失败的日子。阿南陆相昨天自杀。

与中华民国的友好同盟条约在莫斯科签字。
———-

中共中央委员会终于通过了一项与苏联参与对日战争有关的指示。这个指示说明了党的形势,以及它在目前和将来的任务。

除了其他各项任务以外,指示强调,必须巩固新解放区和帮助中农,因为中农“是农村的一批重要力量。”

还建议对富农采取削减地租的政策。必须给地主以生存的机会。没收和重新分配土地的条件还不成熟。在那些已经这样做了的地方,必须维持现状。可是应该帮助地主,应该让他们活下去。

因此,必须争取富农,并要主动支持那些家道日衰的中农。

对美国和国民党的批评,可采取温和态度,但只是在延安。各地对遇险的美国人,都必须加以协助。

各根据地和各部队都必须进行准备,协助将来登陆作战的美军。

对美国人民及美国政府中的民主分子表示同情。
———-

由于在即将解放的地区发生了军事摩擦,国共双方关系日趋紧张。
———-

日本的投降使中共领导感到震惊,在他们看来,日本应该还能防守好几年(无论如何,起码是两年)。

1945年8月16日

延安领导人惯于依赖别人,这一特点已经暴露无遗。

党的领导人不知干什么好了。你能感觉出来,他们对苏联军事行动有种暗暗不满的味道。中共领导人原来期望,苏联和蒙古军队会朝内蒙、张家口进击,如果不是朝包头和归绥的话。

但是,他们的希望落空了。红军出击所向,是从军事上考虑的,就是说要以最少的损失把敌人彻底打败。

中共领导人认为,苏联选择满洲作为它惟一的军事作战区,是出卖了中共及其军队的利益。这方面的怨言多极了!

朱德代表中共中央领导,发出回电,拒绝了蒋介石关于会谈的建议。

内战是中共领导人谈话的主题。
———-

陈纳德将军对《纽约时报》一名记者说,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是导致迅速结速军事行动的决定性因素─日本立即投降了,不管是不是投了原子弹,结果都一样。

陈纳德说对了。红军以它巨大的军事和经济潜力,打垮了日本反抗的支柱─它在大陆上的基地(满洲和朝鲜)。(待续)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