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六四话题惊现中欧文化论坛

【新唐人2010年10月22日讯】10月初,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中欧高层文化论坛上,中国和欧洲学者首次在官方场合,公开讨论了中共当局的禁忌话题—-“六四”天安门事件,中国学者选择回避的态度使会议以拘谨、尴尬的局面告终。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7号报导,天安门事件原来并不是论坛讨论的议题。在一个中共官方主导的论坛上,“六四事件”显然是一个避之不及的议题。整个论坛充满了中方学者强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中国文化的独特性的言论,激起了在座的某些西方学者的反感。

北京大学教授潘维在发言中介绍说,“中国模式”代表了一种特殊而且出色的利益平衡形式。潘维这一有关中国模式优越性的发言,引起斯洛伐克汉学家加利克教授(Jozef Marian Galik)的强烈反感,他在自由讨论中向中方学者提出了三个问题。

加利克教授说:“潘维教授是否认为一党专制制度对中国来说是最好的制度,但是对欧美国家或者对其他亚洲国家来说,却并不合适?”

加利克提的第二个问题是,潘维对1989年天安门广场发生的开枪屠杀年轻学生的事件的看法。

第三个问题也与“六四”有关,潘维教授被质问,对中国(共)军队准备用枪弹对待他们的同胞的感想?—-“如果你当初是六四的见证人的话,你们会支持邓小平的决定,派军队去镇压你们的儿女或者你们的学生们吗?”

加利克教授并且强调说,这三个问题是大多数美国以及西方汉学家都想提出的问题,只是他们今天都不在场。

对加利克教授提出的三个问题,中方专家表示出极为尴尬的表情。潘维教授避而不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崔之元承认是个“创伤”,但表示暂时搁置不谈。而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陆建德表示,我们都对发生“六四”流血事件感到十分悲哀,但又同意暂时遗忘。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则发出雷言,他说没有人在天安门广场被打死。

而《新闻自由导报》总编辑吴仁华,也是89天安门民主运动的组织者之一,他在所写的《天安门血腥屠城内幕》一书中,从一个“六四”屠杀见证人的角度,完整记录了89年6月3号晚上至4日凌晨,中共在天安门血腥清场过程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天安门广场内外的屠杀,各路军队入京、进军广场和镇压的情况,以及带军部队指挥官的名字。

新唐人记者黎安安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