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中式英语还是中式教育?

【新唐人2009年9月9日电】 最近,英国“卫报”刊登一篇题为Could it be the end of Chinglish?(“中式英语是否已陷入穷途末路?)的文章,称Chinglish中式英语正面临灭顶之灾,原因是当局为迎接世博,将全面扫荡中式英语。同时,文中亦引述一位力挺中式英语的德国人Oliver Radtke称,中式英语是“英语字典和中国语法邂逅的美妙结晶。”有网友于是将文章贴于 “天涯”之上,并改题目为“英国卫报:中国式英语其实很有水平,不该取缔”。一时间,论坛像炸开了锅似的,跟贴者众,而且几乎都是一面倒地力挺这种所谓“Chinglish”(此词不见之于主流英语词典,疑为中国人所创。)

这里似乎反映了几个问题。其一,许多网友对语言现象缺乏认识,有些可能还是民族主义情绪作祟使然,以为有许多人支持的,暂时的语言现象,可以不问能否交流均可站稳根基,乃至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而被世人广泛接受。试想想,像“fuck good”(干货)这种粗鄙而且令人不知所云的所谓“英语”,老外们(长期居住于国内的“中国通”们自然另当别论),又怎么知道是什么东东?交流的功能失去,又何以成为一种独立而为世人广泛接受的语言?如果说,“fuck good”这些尚可在广泛的英语学习者及被学习者之间“交流”,那末,“the rust embroidered shoes approve the zero concurrent y camp”则令人如坠五里云雾之中。连中国人彼此之间都不能交流了,又岂能奢望成为可与黑人英语比肩的一种英语?

其二,视个别现象为普遍现象。文中只说一位而且还不是母语为英语的德国人对中式英语产生狂热,更重要的是,无一权威英语专家对此现象加以肯定。也就是说,这是极个别的现象。就如,希特勒为世人所唾弃,但偏偏还有一些人为他张目,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我们不能由此得出希特勒为世人敬颂的结论吧?由此看来,这似乎是许多学习者和被学习者懒于学习和厌倦英语的遁词。

其三,人云亦云。文中说的社交网站Facebook上的“救救中式英语”(Save Chinglish – China’s disappearing culture)小组,其实是一个嘲笑中式英语的小组。小组开宗明义道:本小组专为希望从语法蹩脚,语境不当,拼写令人难堪的英语中找乐子的人士而设。而文中提到的另一个小组,也大同小异,同样是以耻笑中式英语乃至耻笑中国腐败文化为目的。当然,比这些更出名的还是www.engrish.com(Engrish为日本人所创),所引文字天天不同,但都是为取笑中式英语及其它搞笑的“英语”为目的。明明是贬,却有这么多人跟着乍呼,视之为褒。这是何解?遇事不动脑筋,不研究,不分析,人云亦云是也。

如果说,中式英语在一般学生之间流传也就罢了。可它偏偏登堂入室,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大学学报之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许这也就罢了,毕竟咱们的教育早就烂透了,况且,咱们中国的奇闻怪事,哪天没有?但人家偏偏不肯善罢甘休,换一个包装,改头换面成了“哈佛英语”。于是乎,这种“被哈佛”的英语便神圣地,光荣地,自豪地登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重点推广。至于这“被哈佛”的英语,到底是怎么登上商务部的大雅之堂的呢?内鬼?间谍?俺不敢深究,毕竟,这可能涉及国家机密,少说为佳。

──转自《一五一十部落》 本文分析不代表新唐人观点

相关文章
评论